熱門:

2018年6月22日

管理新思維

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與推廣

主持:冼日明、劉文英、李靜宜

嘉賓:吳文正、霍天雯(文化葫蘆創辦人)

 

冼 冼日明  劉 劉文英  李 李靜宜

吳 吳文正  霍 霍天雯

 

 

李:今天繼續討論文化遺產的管理與推廣,重點主要集中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

文化無形,如何管理?

劉: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06年的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指一些「文化表現形式」。以香港為例,它包括第一,口述傳統和表現形式,如客家話和圍頭話;第二,表演藝術,如粵劇和舞獅;第三,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如龍舟競渡和大坑舞火龍;第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雖然看似深奧,但其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涼茶就是其中一種;第五,傳統手工藝,香港有很多珍貴的手工藝,在大陸反而失傳,例如紙紮祭品和長衫製作。

冼:很多人質疑為什麼要投入那麼多資源去繼續保存、發展和推廣文化遺產,不明白其重要性。事實上,這些文化傳統可以記錄一個社會的過去,達到時空的連續性,並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此外,它們可以突出一個社會的獨特性,在世界大同的環境下仍帶有自己的特色。它們還是一個社會內的集體回憶,能促進社會的凝聚力。經濟方面,這些遺產可以增加一個地方的旅遊吸引力,在推廣傳統文化的同時,增加工作機會,提高收入。由此可見,發展非遺能創造商業價值。

李:我們可以如何協助傳承這些項目?

劉:至現時為止,香港尚未就此訂立清晰的法例。不過不少團體和社群均有自發舉辦活動,努力傳承。大坑舞火龍本來也只由社區本身自發舉辦。

冼:非遺跟傳統企業的經營模式大有不同,應該要如何管理和推廣?

文化葫蘆推廣十八區

李:今天,我們邀請了兩位業界人士來分享經驗。可否為我們簡介文化葫蘆的成立背景和使命?

吳:文化葫蘆於2009年成立。當年社會愈來愈關注保育,我們最初就想乘勢成立推動本土文化的平台,收集香港的文化歷史。我們從不同社區搜集故事,並透過藝術和設計重新演繹歷史文化,與年輕人交流,向下一代推廣。

冼:你們從何處獲得資源?如何應付日常營運開支?

霍:我們的資源不算充裕,所以特別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支持我們在社區推廣文化藝術。政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也常協助我們舉辦公作坊和講座,將非遺推廣給社會大眾。

劉:文化葫蘆有一個恒常項目名為「港文化、港創意」,可以講解一下嗎?

吳:它已踏入第九屆。我們每年大概會探訪十八區中的兩個,搜尋該區獨特的有趣故事,再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導賞團和工作坊,希望吸引區內、區外甚至遊客來臨參與。

冼:項目的英文名稱H.A.D Walk是什麼意思?

吳:它是Heritage Art Design的簡寫,加上走入社區,就變成了綜合傳統、藝術和設計的導賞。

冼:活動如何推動年輕人接觸香港的非遺?

吳:我們會聯同年輕人一起搜集故事。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修讀的有設計、文化、歷史、旅遊或產品設計等,但共通點是這個項目都有可能跟所讀學科結合。比方說,有一家幾十年歷史的雜貨店一直想發展網上生意,不過不懂科技。後來有些讀應用程式設計的同學就用他們的故事,做了一個網站進行推廣,十分成功。這就是我們想達到的三贏效果──雙方都有得益,而且能達到持續發展。

霍:中上環有很多舊建築,有位擅長插畫的學生畫了一個中上環的洗手間地圖,十分實用。它最初只屬實驗性質,但大受歡迎,更成為一項實際產品於書展發售。這項作品能把文化融入其中,是個成功的文創例子。

在大埔推動本地人參與保育

冼:在其中一個案例,你們更推動了地區人士,長期自發保育非遺。

吳:有一年我們在大埔林村舉辦活動,在許願廣場旁用竹搭建戶外臨時展覽館。我們注重與當地居民交流。我問他們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能夠代表林村,他們提到雞籠、吹風機和過百年的族譜,更願意借出物品以作展覽之用。行動一呼百應,有許多居民在家中或祖屋裏找到林村文物供我們展出。不少外來的旅客看到文物,也覺得甚為有趣。村民更願意親自當導賞,向參觀人士介紹這些物品。

霍:居民自發成立文物搶救隊,林村內有不少舊招牌、樟木櫳、祭祀和嫁娶用品如雞扎,全都是珍貴的文物。我們不能單單依賴政府,需要民間的協助和自發參與。我們的功能是播下種子,因此他們成立文物搶救隊令我們非常高興,證明了我們行動的價值。

文化保育的未來挑戰

冼:你們認為文化保育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吳:文化消失的速度比我們預期中快,以粵劇裏的南音為例,懂得說唱的人已經愈來愈少,因此現時最重要的是盡快保存和推廣這些文化。

在中港兩地,文化推廣工作往往欠缺完善的系統紀錄。我們現時的紀錄方式有文件檔案,即口述歷史,也有錄像,包括錄音、錄影和相片。此外,我們要將收集到的資料分門別類,做好整理工作,也要考慮在什麼時候會使用到這些資料。要讓更多人認識這些文化,我們要懂得「體現」,單憑相片、錄像未能做到「體現」,需要親身到店舖,欣賞師傅的工藝才可以真正「體現」文化。如果未能做到「體現」,就不能做好之後的保留工作了。

霍:我們擅長收集第一手資料,許多傳承人均從未接受訪問,因此我們記錄他們的故事。大部分傳承人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幸好他們仍然機敏,我們把握時間盡快記錄。

李:非遺必須透過世代相傳,經過不同年代人士的參與、創新和互動,才能獲得傳承。

整理:冼日明、謝冠東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

節目預告:6月24日題目:創業家精神;嘉賓:精博顧問Macro and Micro Consulting創辦人姚繼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