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
美國聯儲局議息結果公布前夕,亞洲股市昨天普遍回落,恒指跌了377點,收報30725點。中資金融股十分疲弱,恒生H股金融股指數繼續在2月尾以來的下降通道運行,上周四一度升破200天移動平均線,但本周又回到該平均線之下,昨天跌1.2%【圖1】。
聯儲局進行今年第二次加息已無懸念,這次會議是近年最重要的一次,因為聲明內的用詞用了頗久,很多已不符現實情況,預料今次會有較大改動,投資市場最怕改動,自然要避一避。
事前張揚唔畀前瞻
上月美國失業率跌至3.8%,是自1969年以來新低,政府財赤因減稅而大幅增加,兩者均會刺激通脹前景。5月消費物價指數升了2.8%,核心通脹升至2.2%,工資增幅亦加速至2.7%。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若不擺出遏抑通脹的決心,恐防通脹預期會升溫。
聯儲局自耶倫年代起,貨幣政策立場一向講明會漸進式加息,這樣穩定及可預見的貨幣政策,會令投資市場及資產市場過於安穩,價格不斷上揚,令經濟虛漲。
2004年至2006年,聯儲局時任主席格林斯平不斷穩定地加息,最後把樓市及按揭證券泡沫篤破,鮑威爾若然不及早發出警號,為市場及經濟注入一些不穩定元素降溫,則資產價格一條氣上,最後只會爆煲收場。
鮑威爾上月表示,議息聲明可能毋須繼續金融海嘯後的做法,即給予市場息口前景的前瞻指引。聲明內容若刪除了漸進式加息,股市會否無所適從呢?
另一邊廂,有不少市場人士喝住聯儲局加息唔好太猛,因為長短債息差縮窄至僅40點子左右【圖2】,若短債息再升得快過長債息,經濟隨時有機會衰退。所以,在兩極之間,鮑威爾可能都好頭痕。
新債王:加息+財赤=自殺
就算聯儲局只開出淡淡的清涼劑,新興市場貨幣也可能吃不消。在議息結果公布前夕,摩通新興市場貨幣指數昨天繼續下滑【圖3】,跌幅較大的有菲律賓披索、印尼盾、印度盧比、土耳其里拉等。
至於股市方面,亞洲股市跌多升少,日股因日圓疲弱而錄得升幅,兩個區內的金融中心香港及新加坡,股市跌幅都超過1%,均反映議息前資金撤離亞股的跡象。
「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對美國國債一向都睇得幾淡,佢昨日指出,美國政府財赤上升之際,聯儲局又不斷加息,簡直是「自殺」。現時美國10年期國債息未見大漲,只是德國10年期債息限制了美債升幅。到2020年或2021年,10年期美債息有機會升至6厘。
這位債王正管理過千億美元的資產,佢嘅預言雖然誇張了一點,但都係一個參考。不過,筆者覺得唔使睇到兩三年後,當債息升破3.5厘,好多人都會好唔掂,新興市場會死多兩錢重,全球樓市及其他炒過龍的資產都會唔得掂。
最驚歐美債息齊齊上
今早大家便知道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有否轉變,市場到時會把焦點轉至歐央行的議息會議,市場一般預期歐央行踏入第四季會將買債規模由現時每月1300億歐羅縮減至150億歐羅,到了年底更會停止買債,明年初起只用已有投資組合的收益繼續入市買債,緊隨聯儲局之後進入收水年代。
到時兩個大央行都收水,世界會變成點呢?如果如岡拉克預期,德債息率上揚,美債息率升勢亦會加速,新興市場的吸引力會大減,這對港股會是最差的情況。
關鍵還是看兩大央行議息後,債市的反應,若是歐美債息齊升,持倉就要小心點。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