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
貿易戰氣氛暫時明朗化、A股「入摩」、央行變相「放水」、5月PMI等宏觀數據向好,加上企業首季業績普遍理想,雖然A股有一系列利好因素,但內地投資者始終不為所動,資金不願流入股市,成交金額持續萎縮。歸根究柢,內地樓市表現強勁,以及債市和理財產品的高回報,均是限制資金入市的重要原因。
股市是一個令不少人存在一夜致富美夢的地方,不過莫說致富,就算簡單地跑贏大市亦並非容易。過往多項研究發現,超過七成的主動基金的表現跑輸指數,由專業人士管理的基金尚且如此,散戶投資者要在股市取得可觀回報,更加難上加難。
以滬指為例,2015年經過一輪大升後回落,全年累計上升9.41%;2016年指數挫12.31%;2017年回升6.56%;年初至今則下跌5.98%。升升跌跌後,指數仍在約3100點附近徘徊,毫無長進。3年半的時間,滬指累計下跌3.88%。
定存無風險 仍跑贏股市
相反,若投資者什麼也不做,只在2015年初做一個3年期的定存,以當時3年期存款基準利率4%計算,2018年初便可以收到12.49%的收益。在無風險的情況下,投資表現遠比股市為佳。
除了銀行定存之外,餘額寶等網上理財產品近年亦大行其道,餘額寶最新的7日年化收益為3.749%,而買入餘額寶更不用鎖定資金,隨時可以進出,更為靈活,所以深受投資者歡迎。
說到最高回報的,當然不得不提樓市。近年內地樓市的飛漲大家有目共睹,如果買入一線城市的物業,回報更為可觀。以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4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顯示,對比2015年,北京樓價升了35.1%;上海樓價飆45.1%;深圳樓價大漲44.8%;廣州亦上揚36.8%。70個城市中,沒有任何一個的樓價比2015年下跌。
買內地樓穩賺不賠
從以上的對比數據看到,股市明顯是表現最差的一項投資選擇。投資者不斷在股市「損手」,不少人已發誓不再買股,難怪近年市場成交金額持續萎縮。尤記得2015年市場最旺之時,A股日成交金額可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近月市場成交降至約4000億元;而最近幾日,成交金額進一步減至約3500億元。
價低優質股愈來愈少
投資回報不佳,令股民不願入市,結果形成惡性循環,市場回報持續下降。在「缺水」的情況下,A股展開了一場優勝劣汰的革命,資金集中買入績優藍籌股,令相關股份表現跑贏大市,以茅台(600519.SH)為例,2015年以來股價累計升了四倍,跑贏大部分投資產品。
茅台的成功只屬少數,市場上績優價低的股份選擇已愈來愈少,要吸引投資者入市,需要有更多優質企業,官方正透過允許境外上市企業透過發行CDR回歸,為A股股民提供更多投資選擇。
不過,境外上市的優質股份數量有限,相信不足以全面帶旺A股,內地股市低迷的局面相信短期內仍難以扭轉。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半熟牛扒」先吃為妙 |
上一篇: | 金斯瑞定向增發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