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
隨着智能手機銷售進入平台期,蘋果公司實施多元化採購,全球知名代工企業──台灣富士康正在嘗試重新塑造業務格局。富士康為iPhone手機製造商,其業務範圍已經遠遠不止為其他企業組裝產品。該公司周三開始為期3天的活動,慶祝在中國開展業務30周年。
由於收購了夏普(Sharp),富士康已經成為全球頂尖的顯示屏生產企業。其業務活動包羅萬象,包括成立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及投資癌症研究。
富士康的市值高達510億美元,在台灣市場名列第二,但股價自去年底以來下挫將近20%,該公司正面臨壓力,需要表明自己有能力把創意轉化為增長。夏普的收購及最近的一些交易,包括本周宣布夏普以3600萬美元收購東芝個人電腦業務的協議,表明推進生產自家品牌產品,是該戰略的一部分。
不過,為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計劃同樣也很重要。該計劃包括諸如雲計算等複雜的軟硬體服務,這是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周三於深圳在該公司30周年慶典上宣布的。富士康董事長特別助理胡國輝在採訪中對路透稱,這種「全新的業務模式」對規模較小的企業和醫院等機構將會格外有吸引力,他們有自身通常很難處理的複雜技術要求。「我們為許多客戶建立了資料中心,但很多人不知道我們能提供資料中心服務。」該公司還認為,他們可以把其傳統技能打包起來,向其他工業企業出售「智能製造」服務,包括全自動化工廠。
胡國輝承認,這些都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持懷疑態度的分析師也這麼認為。元大投顧分析師陳豊豐表示,目前的合同製造模式轉變為新模式的難度很大,而且轉型必須非常小心,以留住現有客戶,特別是蘋果,因為富士康總營收中估計大約一半仍來自蘋果。集邦科技分析師Boyce Fan表示,業務遍及如此多的不同領域「肯定存在風險」。「但它對富士康尋找下一個增長機會至關重要。」
聚焦科技與健康技術
富士康向新業務模式轉型的嘗試,正值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愈演愈烈之際。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在一段視頻中表示,「我認為當前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摩擦不真正是貿易摩擦,而是技術的比較,技術的競爭」。周三在深圳舉行的活動上播放了這段視頻。
「美國在實體經濟還是領先中國,不管在飛機引擎、輪船及各式各樣半導體都領先中國頗多。中國要直追美國的話,就要在製造和設計技術上追。」他表示,這就給富士康帶來發展的契機。郭台銘還在周三的活動中聲稱健康應用是主要的新商機所在。
該公司的技術優勢在於夏普的高解析影像技術及顯示器,這些產品採用了下一代的8K標準,在內視鏡等醫療影像設備方面已有現成應用。胡國輝稱,郭台銘也認為智能廁所也可搭配作為健康診斷設備,可以裝上感應器把資料送至雲端進行分析。
這些舉動成本不低,富士康正在為未來發展鋪平財務上及政治上的道路,其主要子公司之一工業富聯即將在上海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這個規模43億美元的IPO將會提供智能製造、雲端運算、資料中心,以及5G技術等等領域所需資金。工業富聯目前有很大部分營收是來自於手機機殼及邊框等相對普通的產品。儘管對健康、雲端及AI談的很多,但多數IPO資金將用於智能製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滬港通」及「深港通」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經濟仍穩健 風險在貿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