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26日

姚穎謙 上善若水

T-Mobile引領電訊業變革

承上周繼續分析T-Mobile。T-Mobile厲害的地方,是在推廣加大的同時,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上升,這到底是何故?這全因為T-Mobile實行Un-carrier策略。

所謂Un-Carrier,即去除電訊業者的方略,把自己看成是與客戶共生而不是從客戶手上㩒錢的經營者(Carrier其實就是載體的意思,沒有內容,在互聯網時代只會淪為最不被看重的公司),它能夠讓ARPU上升是因為T-Mobile不定期為客戶給予優惠,如不把音樂與視頻串流計進所用數據,推出任用的數據王計劃,把稅項和雜費在服務計劃內全包等。當最大的業者紛紛巧立名目以推高ARPU時,T-Mobile卻為客戶拆牆鬆綁,反其道而行的策略廣獲消費者認同,見諸於消費者對T-Mobile的忠誠度:按Business Insider's BI Intelligence新近一期有關客戶忠誠的調查,四分之一的T-Mobile用家認為自己打死也不會轉台,比例遠高於AT&T用戶的16%;Verizon的15%和Sprint的7%。

而令公司奮發向上的不單是進取的定價策略,還有它的靈魂人物具有魅力,善於令員工和投資者追隨。CEO John Legere是一個風頭躉,以Trash Talking(碎碎念,以幽默、誇張而具羞辱性的言語惹怒對方)知名(最著名的莫過於把兩大Verizon及AT&T喚作阿笨和更笨Dumb and Dumber,跟1994年Jim Carey和Jeff Daniels合演的喜劇同名),他要讓其業績發布會與眾不同,因此研製了飲酒遊戲, 例如聽到管理層提到「聆聽客戶需要」要喝一口(以自詡公司實事求是,對手卻光做不說;據第三方諮詢公司HarrisX 2017年報告,顧客滿意度方面,T-Mobile遙遙領先對手),有人讚許Verizon或AT&T要乾杯(以諷刺對手一無是處)。同時,John Legere善於振奮人心,為激起前線員工再創佳績,他利用同一發布場合來表揚200多名表現優秀的銷售人員,會上滿佈五彩紙花炮已成為此高層企業會議的新常態。在美國電訊營運商增長停滯的情勢下,T-Mobile在2017年的收入406億元(美元.下同)竟是2012年即John Legere上任年的兩倍以上。

與此同時,T-Mobile目光遠大,在CTO Neville Ray的協助下公司在去年底以3.25億元收購Layer 3,此舉讓公司取得內容協議與相關技術,把互聯網內容藉T-Mobile平台在消費者家居任何一個角落散播,在5G之爭未明之際,T-Mobile在戰略部署方面明顯比其他業者清晰。

Ray一直引領公司技術創新,為T-Mobile引進HSPA+,VoLTE等技術,帶領T-Mobile自2010年以來大翻新,貢獻良多,大幅收窄了T-Mobile相對兩大公司的技術不足(如本年公司用600MHz頻譜以LTE覆蓋3.25億個網路連接點﹝POPs﹞,與Verizon看齊)。他與Legere攜手領導T-Mobile,令投資者倍有信心。以周四股價57.02元計,T-Mobile巿值482.87億元。

合併案的判詞未宣布依然難講,因而本文只要其併購前獨立身份計算估值,T-Mobile2018年和2019年預期每股利潤3.52元和4.63元,巿盈率16.20倍和12.32倍,自由現金流將從是年的25億元增至明年35億元,究其原因,在於上客量每每超出預期(如本年首季上客145.5萬戶,巿場預期為不足90萬戶),合約客中wearables(尤其Apple Watch)的強勁需求和預期的股份回購(董事會本年建議90億元回購惟因對Sprint併購案作罷)。

儼如5G黑馬

公司在去年第四季聲言,2016年至2019年複合3年自由現金流增長為46%至48%,2018年EBITDA指引為116億至123億元,自由現金流料為38億元或每股4.43元,即自由現金流率(FCF yield)達到7.77%的可觀水平。

首季Churn(流失率)僅1.07%,較去年減11點子創新低,加上巿場份額擴張,顯示到T-Mobile 光顧的網客講求質素不下於兩大(Verizon 1.04%;AT&T 1.06%),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為合約客(Branded contract)、預付卡客(Branded prepaid)和電話等設備銷售(Equipment sale),在此簡明的盈利模式下只要降低網絡費和銷售成本(SGA)便可帶來折舊攤銷前經營利潤率(OIBDA margin)的增厚,推動盈利上升,規模效應愈發與兩大公司相似,使它的FCF和淨利增長較明顯。

雖然向Cable埋手會面對激烈競爭,而主要對手與 Google's YouTube TV、Sony's PlayStation Vue、and AT&T's DirecTV Now均財雄勢大,但高增長給予理想估值有助舉債和股權融資,流動合約的強勁自由現金流也為公司準備充足彈藥,還有Sprint合約得到的潛在規模優勢,T-Mobile儼然是5G時代的黑馬。

簡言之,T-Mobile的基調良好,管理層動向主動、明確、進取且富有先見,為4大公司中的首選。Legere計謀層出不窮,令營運商變得有趣,既然增值空間對他而言還有大把(他矢言他要一口氣改革這爛行業才甘心There's still so much to fix),下一招數如何,實在令人期待。

作者為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財務總監

facebook.com/yiuwinghi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