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1日
最近不少朋友重提我十多年來不斷聽到的合理價,皆因眼見許多公司盈利不錯,股市理應升得起,但又跌得那麼厲害,接着最常問的便是問題1:「到底跌到什麼價位才合理?」以及問題2:「什麼價位才應該買入?」大多是想以基本面去看,相信這些問題連一眾基金經理也想知答案,今日就試分析一下。
用基本分析去看股票,以市盈率為例,10倍、16倍、20倍的股票也可以叫合理,「股王」50倍也人人說合理,某光學股早前100倍也有人說合理,所以單單以市盈率來看,你永遠找不到一招打盡所有股票的合理分析。
別以自我滿足價炒股
專業分析師有自家的股價計算模型(或方程式),這模型是每間機構背後的絕密武器,以他們獨家的分析去估算出一隻股票的合理值。
正如本欄早前提及,一隻股票的市價是綜合當天參與者心目中的合理價去得出,短炒與長線投資的人也有不同的合理價,基本分析得出的「自我滿足合理價」絕對不能用來炒股票,反而是自己作為長線投資的參考點。我們必須明白,股價從來合理反映當刻市場觀點,而觀點從來合理反映客觀數據及大眾情緒。
當情緒失控地樂觀及悲觀時,便是牛市與熊市的極端時間,以客觀數據所計出的合理價,必須在大眾情緒的轉角位去賣出或買入,在淡市時需要待悲觀情緒發洩完,才是交易的安全位置,否則那些絕望羊群的沽壓,會把你的股票從合理價狠狠地壓死。
熊市內,股票只有情緒失控完才知市場合理價,離不開需要一輪暴跌來抒發情緒,過後便會出現股價上落的密集區,這一區域便是情緒較混亂的時間,是樂觀與悲觀的打架期,過後隨時轉上或轉落也可以,視乎當中有否新的關鍵消息出現改變整個形勢。
留意市場情緒Check Point
以這一道理來看,如果你的股票跌穿密集區,再暴跌的機會便會大增,通常老手會減持或全數沽出來減低心理負擔,以便在其後安全位置再買入,皆因我們持貨時必定會有角色上及心理上的衝突。
除非你能做到人格分裂式分析,否則很難得出理性答案,若同時還要承受其他羊群拋售你的股票便更痛苦了,而痛苦到了某一程度便會出現決策癱瘓,奉行「逃避雖可恥但卻很有用」,可惜這在股票市場上效果很差。
股價密集區是大市情緒轉變的Check Point,在股價高位出現可能是消化短線消息或準備轉落的機會,而低位出現便是希望反彈的機會,即是由悲觀轉樂觀的Check Point。當你內心的合理價與這個區域配合,便同時滿足了個人理性與市場感性的「低位」,除非你一早能把市場心理也算進你的合理價分析方法內,又或大市氣氛未轉得太差,否則這個區域大多會比你個人的合理價為低,因為羊群散貨都會不合理地買或賣股票。如果人人皆懂合理價,股市便永遠沒有牛市與熊市了。
現在以筆者有限的智慧去回覆最開始的兩個問題……
問題1答案:股價跌到絕大部分散戶驚到不再驚或驚到「失去知覺」後的價位才合理。
問題2答案:你心目中的合理價位與市場合理價位的範圍內,以低者為準,前提是你的計算是準確,以及並無最新客觀數據改變這項投資的價值。
Q&A電郵:[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忍一時求飛天 |
上一篇: | 京東劍指歐洲奢侈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