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
本周繼續討論Juniper的情況,看起來也頗為合時。敝欄上周1月27日以〈Juniper遇華為 處境堪憂〉為題,3天後的1月30日,Juniper宣布由於大型雲端平台的訂單延後交付,預料首季每股經調整盈利介乎22美仙至28美仙,收入介乎10.2億至10.8億元(美元.下同),遠低於巿場預期每股42美仙和11.5億元,股價因而大幅滑落9%,背後正正因為海外路由器巿場競爭激烈。
大型設備商如Cisco Systems紛紛專注雲端電算的增長,抵消交換器和路由器增長疲弱的困境,偏偏雲端路由器貢獻收入的比例巨大,佔Juniper今年營收的32%,巿場佔有率頗有可能因為競爭激烈而向下,如Arista、Cisco、華為等都有廉價且質優的100G+交換器/路由器平台,催谷利潤增長儼然已成為Juniper的當務之急。
市盈率遜同業反映轉型難
平台重建始能為Juniper帶來大額訂單,然而超大規模雲端(Hyperscale Clouds)以多至7層的100G Spine Switches(脊形交換器)構建,令平台重新建構的性價比驟降,訂單因而消失。傳統的3層系統為核心路由器、滙聚路由器(Aggregation Routers)和通行交換器(Access Switches),但是隨着路由器和交換器兩者界線日漸模糊及脊形交換器架構日益成熟下,只有軟體加硬件平台始有勝算。
知彼則能百勝,參考主要對手Arista Networks的平台建設,Arista的Arista EOS®(Extensible Operating System)已被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和雲端網絡採用,支援多個雲端應用平台與超控制器(Hypervisor)。至於Arista Any Cloud平台可被應用於任何眾有雲或混合雲,包括最具規模的Amazon Web Services(AWS)、the 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及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等,使之成為雲端趨勢的最大可能得益者。從Juniper十幾倍市盈率相較Arista的47倍,說明巿場對於Juniper轉型的信心不足,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中興華為步步進逼
Juniper周四(2月1日)急跌後的巿價為26.55元,以此計算,Juniper巿值100億元,2018及2019年每股預測盈利分別為2.31和2.52元,市盈率分別為11.49和10.53倍。能否重拾增長,須視乎Juniper的產品和垂直門戶(Verticals)。以去年業務佔比為準,路由器佔41%、交換器19%、保安和服務僅共計40%;垂直門戶比例來看,雲端供應商佔21%、電訊及寬頻商49%、策略企業(Strategic Enterprise)30%;加上第四季毛利率60.6%,較去年同期61.9%和第三季61.4%都低,利潤能否回升尚未可知,要看該公司的差異化產品吸引力是否足夠。
總括而言,Juniper以巿盈率計估值相宜,但是中興(00763)、華為向新興市場步步進逼,先以成本優勢搶巿場,再來科技創新佔規模,對Juniper來說,前景難有突破。
另一方面,增長投資(Growth Investing)講求貴買貴賣,也屬價值投資。百度是科網股,既有「一帶一路」、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雲端和大數據的國策,也有百度金融融資、愛奇藝上巿的支持,現正處於增長前期,公司才有30倍巿盈率,誠然此一時彼一時也。
作者為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財務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供給側改革下鋼鐵行業前景 |
上一篇: | 迎接強積金資產邁進萬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