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30日

習廣思 信筆攻略

通脹無聲殺埋身 落注資源股抗衡

一則「燃煤告急」的緊急通知,令市場驚覺中國去產能導致煤價飛升,電廠未能同步提價致電廠無錢買煤,引伸下去,中國半市場化經濟在通脹升溫時期浮現出許多問題,股市借勢下跌。事實上不止中國,全球亦正面對着通脹急速升溫的威脅,買股票可抗通脹,若買的是資源股更加好。

五大發電集團中,有4家早前聯名向國家發改委提交《關於當前電煤保供形勢嚴峻的緊急報告》,指煤炭供應不足,全國統調電廠庫存水平快速、大幅下降,保供風險急劇增大。

據業內人士稱,電煤價格和運力方面的因素導致近期電企保供壓力增大,特別是煤價的上漲令煤電企業壓力倍增,部分電廠資金鏈已經斷裂。江蘇、湖南等地近期下發緊急文件,要求做好迎峰度冬電煤保供,確保電力運行安全。

煤炭鋼鐵過剩產能已化解

受寒潮影響,中國華東、華中地區普降大雪以至暴雪,採暖負荷隨之急速攀升,多地電網冬季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近期國家能源局文件指出,自冬季以來江蘇省用電需求最高用電負荷達9191萬千瓦,按年增長超過兩成,部分地區已啟動限電。

湖南情況更為嚴峻,據湖南能源監管辦官網資料,該省1月25日最大負荷為2784萬千瓦,再次刷新用電負荷新高,預計還將迎來新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用電負荷可能攀升至2850萬千瓦,即使全省火電機組全開,最大供電能力也只有2800萬千瓦。

用電量大增,電煤供應不足,電廠庫存水平大減,使保供風險增大。以湖南為例,截至1月25日止,該省網統籌火電企業電煤庫存235萬噸,較月初降低89萬噸。東北、湖北、山東、安徽、甘肅、貴州等地區電廠庫存水平快速下降,部分電廠庫存只可用2至3天。

以上情況表面與極端天氣有關,惟經過2016年和2017年的供給側去產能,中國煤炭、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已解決,一遇到極端天氣,燃煤不足問題再度爆發。

今年1月中,內地期貨市場動力煤主力合約升至每噸640元人民幣,較2015年11月最低每噸278元人民幣的報價,已有130%升幅,升至煤炭黃金十年間的歷史高位。現貨市場方面,秦皇島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已超過每噸700元人民幣【圖】,早已突破國家發改委劃定的煤價高位紅線。

在去產能下,價格得以回歸高位的還有鋼鐵。數據顯示,2017年鋼鐵行業去產能目標為5000萬噸,至去年8月底已經提前完成。去年首11個月全國鋼材產量10.17億噸,按年減少2.51%;全年鋼材產量或達到11億噸,按年下跌3%,創4年以來新低。隨着產能縮減、價格上漲,鋼鐵行業的效益也呈現恢復性增長。

物價飛升 股市先甜後苦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出口產品到世界各地,若通脹急速上升,成本包括原材料價格和工資上揚,將對全球通脹構成影響。中國去年11月出口強勁,按年升12.3%,部分因素很可能源於價格上升。德國、日本等地的進口價格指數亦向上,反映全球通脹自去年底起加快。

踏入2018年後,中國多地物價飛升,這是民間口耳相傳的現象而非官方數據,即使官方數據溫和,實際通脹確實嚴重。通脹升溫對股票市場而言屬初期利好、後期利淡事件,市場初期會預期經濟榮景,企業受惠產品價格上升,後期卻是加息、滯脹憂慮,因此股市未必可以由頭升到年底,趁好景要炒多兩轉,資源股更是對沖通脹的選擇。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