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恒指步步創新高,整個1月基本上日日升,當大股升到高位,整個市場情緒會被拉動,其中一個指標是新股熱炒,希瑪眼科(03309)一度炒上20元的神奇之旅,令部分投資者重投新股及中小型股行列,筆者認為除了新股貨源歸邊容易炒上之外,另一容易引起急升的原因,是重貨沽空的中小型股,例如香港的例子有早前的金利豐(01031)或近期的豐盛控股(00607)。
金利豐未加入MSCI香港指數前,由3元炒上10元,在去年12月進入指數後,沽空量急增,至12月4日後每天沽空佔成交量比率從未低於雙位數,最高的日子是12月28日有79.5%成交是沽空盤,亦從那時起股價自7.5元反彈,其後沽空減少,股價又慢慢升上9元以上的水平。
另一例子是豐盛控股,去年著名沽空機構Glaucus出手「招呼」豐盛控股,一度令該公司停牌,但復牌後兩天股價已由2.5元升至3.5元的高位,相隔大半年後,股價從未低於3元,尤其是大量沽空發生於3元樓下,沽空機構應該沒有什麼利潤在手,近期在12月29日至1月9日之間,沽空佔成交比例又再上升,達至5月以來的高位,結果在1月18日,豐盛控股及中國傳動(00658)公布,豐盛附屬Five Seasons及豐盛最終控股股東季昌群各自與一名獨立第三方,就涉及中國傳動50%以上但不超過75%已發行股份,而可能作出的現金要約訂立諒解備忘錄,消息一出立時大挾淡倉,短時間內這注淡倉已輸幾成,如果今次又是Glaucus準備出報告之前搶先沽空,相信會立即收起報告,因為講再多都無用,市場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淡倉。
戰法被看穿 民企早提防
在牛市之中,沽空股票是非常危險的動作,當年沽空機構令人聞風喪膽,第一是戰法新穎,市場上沒有人想到可以從沽空民企上獲利,連民企老闆做夢也未想過,有班人會無端端出來唱衰自己,故此在頭幾次攻勢,趁着上市公司陣腳大亂,自然能夠渾水摸魚;第二是中國當年正在收緊貨幣政策,市場水緊,一有風吹草動,證券行會收緊孖展,投機者焗住在恐慌性拋售平倉,令沽空機構可從容在斬倉潮中獲利。
不過這兩年時移世易,因為沽空機構的打法太具侵略性,民企老闆已提高警覺,其身邊的軍師亦紛紛獻計,從預防被沽空,到出報告後的反擊計劃,坊間已有多套計劃書提供,再想重演以往的輝煌戰績實屬不易,加上在牛市,因為證券行手鬆,股份價值提升,只會愈升愈有資金,想挾死好友難度大大提升。
沽空機構靠沽空搵食,某程度上即使在大牛市,也焗住要找對象來沽,故此大家可善用交易所數據,留意哪些股份沽空量突然急升,如果有衍生工具如期權、窩輪、牛熊會更佳,因為輸有限數,一旦大挾淡倉,回報就十分驚人,美股的柯達之前沽空量很勁,宣布有意出柯達幣後正股急升兩三倍,就算引伸波幅高,用期權來做(沽空)遠比正股安全。
烏托邦資產管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港美登高未停步 友邦三角形爭持 |
上一篇: | 短線走位不易 內銀逢低加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