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3日
今年的升勢真係長又長,壯牛韌力驚人。恒指周五(12日)再升292點,收報31412點。外圍形勢仍十分有利港股短期再升,美滙指數接近破底,今年上半年隨時有排跌,美元跌勢主要集中於兌歐洲貨幣,而日圓則見微跌,反映風險胃納升溫,有利股市更上層樓,恒指升破2007年歷史高位31958點相信指日可待。
歐洲央行在周四發表的12月份議息會議紀錄指出,經濟不只是復甦,而是進入擴張期,並表示年初會修訂貨幣政策指引。周五再有消息稱,德國總理默克爾籌組新政府好事近矣,令歐羅兌美元升破1.21水平,為2年新高【圖1】;美滙指數則跌至91邊水平,很大機會短期內破底【圖2】。
望番美滙指數張圖,技術上,指數向下可說是無險可守,要落到78至83的2013至2014年的巨型橫行上落區才找到較實在的支持位,就算由現水平跌至83,跌幅也達8.7%,當然這不會一條線直落,可能是今年第三季度才跌抵目標。
A股美元計暫跑贏恒指
只要美元的弱勢集中於兌歐洲貨幣及商品貨幣,而兌日圓則保持較穩定,對環球股市而言,仍會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投資環境;日圓若大幅抽升,會是風險胃納萎縮的指標,周三環球債息急升時,便伴隨着日圓大升,股市表現就會麻麻。
滙率變化牽引着資金流向,全球仍以美元為主要交易媒介及信貸貨幣,弱美元反映資金供應充裕。美滙指數弱,人民幣會上揚,人民幣滙價堅挺有利吸引更多外資流入A股,為今年年中A股「入摩」後創造更好的條件。踏入1月,滬深300指數以本幣計累漲4.82%,表面上跑輸恒指的4.99%升幅,但若以美元計,滬深300則升了5.56%。所以,對外資而言,人仔有升勢,投資A股既賺價亦賺滙。
買金起碼知升勢何來
這也是本欄建議大家今年可考慮增加A股投資的原因。與本港的H股比較,A股的行業種類較多,例如消費升級股,幾家大的電器生產商美的(000333.SZ)、格力(000651.SZ)及青島海爾(600690.SH)只在國內上市,與它們相配合的零部件供應股也多在A股市場。內地最大的醬油公司海天味業(603288.SH)及中炬高新(600872.SH)亦只在上海上市;其他如高科技農業、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至白酒類股份,港股市場均甚缺,買機場股只得北京首都機場(00694),上海機場(600009.SH)及深圳機場(000089.SZ)亦僅在A股掛牌。
有了「滬股通」及「港股通」後,本港股民買A股十分方便,執行上跟買港股無太大分別,一個投資中國的投資組合,必須同時兼顧兩地的股份,尋覓最佳的投資機會。內地不少行業龍頭企業市盈率都在20至30倍,甚至更高,但它們未來的盈利增長與估值頗為匹配。在香港既然付出2018年市盈率逾40倍買騰訊(00700),到國內以較低的估值其實也可買到不少相近盈利增長的股份。
美元跌浪展開,又是買金的季節。黃金與比特幣比較,筆者寧取黃金,起碼大家知道美元跌,黃金會上升,比特幣與其他一眾加密貨幣的價值會與什麼掛鈎,就很難講。大家只見其大幅波動,雖然任何貨幣都只講一個信字,但比特幣及它的其他兄弟(據統計已有逾千種,市值6000億至8000億美元)仍是小眾貨幣,講的人多,但真係持有的人少之又少,遠未成氣候。相比之下,黃金作為貨幣及投資工具已有幾千年歷史,歌仔都有得唱,黃金恒久遠,其矜貴的特性早已深入民心。若美元持續弱勢,筆者肯定買金會賺錢,但投資比特幣就唔敢包矣。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