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5日

林文越 經綸集

天公疼憨人

本欄上周文章〈2017年為何賺得不夠多〉,論說投資表現不理想,全因時間分配不妥,得前輩畢老林提及,有感榮焉。今天不如變身反方辯友,訴說時間不是愈用愈少,而是愈用愈有。

付出與收到的落差

經濟學上有所謂Efficiency Loss,說付出的與收到之間出現的落差。買一份《信報》,你付10元,報販收到10元,中間沒有耗損。送花給心儀女孩,花束800元,但女孩子不領情,Efficiency Loss 800元。

母親節一家人吃飯,賬單1000元,但產生的天倫之樂無價,Efficiency Loss變成Efficiency Benefit。時間便是從Efficiency Loss到Efficiency Benefit的產物。學一門外語,可能需要30小時,頭10小時舉步維艱,中間10小時漸漸掌握,最後10小時已能大致運用,愈到後面,時間用得愈有效率。

大學時第一次翻《信報》,足足看了兩個小時,因其時財經知識為零,一篇文章已有好幾處不明白,現在則是花20分鐘已經足夠。

坐定定翻閱上市公司年報,很悶,但抵得悶才是發達的先決條件,初時讀得很慢,慢慢便讀得愈來愈快了。到了畢非德和芒格的水平,大概只要20分鐘,便能判斷這家公司是否值得買,因為已經熟能生巧也。認真對待投資,愈到後期,進步愈快。

作家Malcolm Gladwell的名作《表表者之勤有功》,提出的一萬小時法則,說明不論是莫扎特、披頭四還是蓋茨,成功的關鍵便是先經歷一段為時不短的努力工作,時間花在哪裏是看得見的。

時間分配決定成就

名作家村上春樹說過,自己容易發胖,所以要常常做運動,太太卻是怎麼吃都不胖,因此常常覺得老天很不公平。不過,太太缺乏運動,中年後常生小病,自己勤做運動,不止身體愈來愈好,更養成了專注和毅力,從此才能寫出長篇小說。

人生成就高度,便在於如何分配時間。不論是時間愈用愈少催使之,還是時間愈用愈有(學習速度愈來愈快)誘使之,只要你肯每天坐下來花兩小時作研究,投資回報定必愈來愈好。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