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30日

辛思維 冷熱財庫

2018猜想:減稅或成催化劑

2017年,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場,其政策引來不少爭議,但推動減稅法案的通過,已令美股大升,顯示市場看法正面。減稅有望吸引美國企業及資金回流,對各國帶來壓力。踏入2018年,為保持競爭力,各國或會爭相減稅。中國社科院近期發布的《經濟藍皮書》亦提出減稅建議,若建議落實,對消費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

跟隨美國恐成風

由商人執政的美國,政策偏向利好商界,已是市場預期中的事。特朗普早在競選期間已把減稅列作重要政綱之一,上場後亦積極落實有關承諾。美國參眾兩院聖誕前終於通過法案,聯邦企業所得稅將由35%大幅降至20%。

美國大幅減稅,企業負擔減少,可將資金用作投資,甚至回饋消費者。市場普遍相信,減稅有利刺激經濟發展,或令部分因為成本過高問題而搬離美國的企業回流。所以,在減稅的利好憧憬下,美股2017年以來節節上升。

在美國減稅的壓力下,各國為挽留資金,相信亦不得不跟隨減息。中國過去多年來吸收了不少美國資金,美資的回流對中國經濟發展將構成極大壓力,近年甚至有中國企業因稅出走,如福耀玻璃(600660.SH),從內地轉到美國設廠,並指背後原因與中國稅負太重有關。

事實上,中國企業所得稅標準稅率只25%,高新技術等行業甚至可享有15%的低稅率;不過,若加上其他間接稅和雜費,企業負擔要比想像中高得多。世界銀行早前公布的《世界納稅指數2017》顯示,中國企業稅費負擔佔利潤的68%,全球排名第12位,比美國的44%還要高。

所以,在美國減稅的帶動下,中國要留住企業,跟隨減稅似乎亦有必要。中國社科院近日公布了2018年《經濟藍皮書》,當中便提出了多項減稅建議,包括優化間接稅制度,降低間接稅的累退性及增加累進性,如對初級食品及普通藥品免徵增值稅,將更多的奢侈品消費納入消費稅的徵收範圍等。

另外,文件亦提到要優化個人所得稅制度,實現由分類稅制向綜合稅制的轉變,通過綜合收入、以家庭為單位納稅、完善費用扣除及稅收抵免、完善累進稅制等方面的改革。

消費者首先受惠

中國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計劃其實已構思了多年,但一直只聞樓梯響,如今在美國的壓力下,有關計劃可望更快得以落實,2018年提出具體方案的機會甚大。

當前,中國企業稅及個人所得稅均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為了避免過度刺激經濟,相信中國在下調企業稅方面的步伐會較緩慢,而為了推動消費,個人所得稅的結構調整將得到重視。

減稅行動一旦落實,中國消費市場有望率先受惠。家電、汽車、電子產品甚至白酒、藥品等的得益將十分明顯。所以,若2018年是減息大潮流出現的一年,亦可望成為消費行業大豐收的一年。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