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
母親每次從澳門回港,都會帶某餅家的產品作手信,有時是杏仁餅,有時是豬肉乾,近年更有花生糖。餅家產品質素不錯,一定是冠絕港澳?即使是質素真的冠絕港澳,但為何同是小吃的曲奇、魚蛋、白糖糕等的冠軍品牌,銷量卻沒有這間餅家好?
答案或許不一定全關產品質素,而是過去十年澳門發展要較香港快,內地旅客不絕。餅家是澳門名牌,而澳門正在行好運,餅家便乘時而起。一般小吃一年做千萬生意已很好,但此餅家若過億也可能是低估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港大畢業生都是天之驕子。其時最熱門的工作,便是到洋行做見習經理,不少一級榮譽畢業生都願意入行,二級榮譽畢業的就加入政府。三級榮譽畢業的,則選擇當時在港業務不多的美資銀行。幾十年後再回望,恍似進入美資銀行的際遇最好。原因之一,或許是美資銀行再上升,洋行則隨香港回歸而謝幕。
把握潮流走向發大財
三隻松鼠聽過嗎?是一個成立了五年的品牌,已是內地網購健康產品銷售第一名,專賣乾果及堅果等零食,市場估值已過百億元。為什麼增長得這麼快,便是因為這幾年網購發展速度驚人。搭着網購的大浪,一不小心便發大財了。
相反早幾年在內地各大城市,人流不絕的服裝城,現在不少都人去樓空,許多小商販從此失業或轉型。難道線上線下的產品有那麼大分別嗎?是因為網購在蠶食實體零售。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你沒有把握潮流。
好似過去十年,你工作沒有做得不好,只是忘記早早買樓,現在一樣很難愉快生活。
潮流在哪裏?現在人人都說買樓,要不然便是科網,但人人都讚好的東西,利潤通常都不會大,況且買樓是不是潮流,實在難說。
被忽略的潮流最少有兩個,一是美國正式步入加息周期,加上全球經濟不同程度復甦,被大眾忘記了多年的的銀行股,可能會有一段美好時光。更大的潮流是銀髮族,嬰兒潮步入退休期,醫療開支未來只會愈來愈大。錯過了的潮流便隨它吧,不要錯過下一個便好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
上一篇: | 加息已消化 繼續舊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