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日
美股創新高,道指周四因美國共和黨減稅法令頒布在望及經濟數據理想,飆升322點,在刺穿23000點後的30個交易日內極速再攻破24000點,是道指的歷史新里程碑。說來諷刺,唯一從誕生日開始就伴着道指成長的一隻藍籌股,今年卻大幅跑輸大市,斯人獨憔悴。
筆者說的就是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該集團的傳奇多不勝數,公司的台式漢字叫「奇異」,音譯語境皆有,既跟國語讀音相近,也彷彿講述了該公司神奇的昔日歷史,筆者以為一絕。通用電氣的創辦人包括Thomas Edison、J.P. Morgan、Edward J. Houston,可說是雲集了發明家、銀行家和工程師,注定了它神奇企業的身份。
資產優質收入穩 欠改革動力
通用電氣於1892年在紐約創立,產出全球第一枚商用燈泡,開設全球第一個中央發電站,4年後在紐約交易所上巿即成為道指成分股;同年又發明了世界第一支X光管,創新前無古人,是全美以收入計第13大公司,聘用人員達30萬人。近年該集團的重大發明包括CFM LEAP發動機,該發明銷量甚佳,可用於窄體飛機機身,還打破健力士紀錄的節能HA燃氣渦輪發動機。該機械採用大量複合材料,令航行時消耗的燃油量較目前低16%,產品將應用於空中巴士A320neo、波音737MAX和中國國產C919。儘管如此,通用電氣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公司體積龐大是改革舉步維艱的因素之一,另一因素則是公司文化日趨保守和資產質素太好所致。
雖說年長一輩的高層營商經驗豐富,但要他們去研發與創新大多力有不逮,偏偏該公司最多起用年資極長的老高管擔大旗,如行將退休的集團副主席John Rice及Beth Comstock,造成通用電氣早年長期缺乏創新動力。
優質的資產對該集團來說,成為石油詛咒(Oil Curse),也不利變革。由於GE的專利組合優厚,目前七成收入來自擁有領導地位的業務(利潤更高的有85%),公司經營事業雖可大體分成能源與航空、健康與新能源和BHGET(Baker Hughes, GE與交通),全都是龐然巨物,例如本年才併購完成的Baker Hughes是世界第二的油田服務供應商,服務120個國家,年收入230億美元,GE可藉收租佬(Rent Extracter)的優差而快樂無憂,試問如何有動力重拾當年愛迪生的激情呢?
為此,該公司在硬體軟件入手,在硬件上透過更有紀律的資本投放帶動利潤率上升,期望以2015年的16.3%、2016年的17.3%為起點,穩步提升經營利潤率,聚焦數碼等增長迅猛又輕資產的項目,帶動估值提升;在軟件方面,改善公司舊式和過於保守的管理文化,以問責、自由現金流等概念改善績效。
新人上位 盼帶來刺激
管理層大變天可視為重大改革的啟示。John Flannery任職主席和CEO剛滿100日,CFO Jamie Miller已在11月1日履新,同時副主席兼CFO Jeffrey Bornstein在年底退下,是通用電氣終於鼓起勇氣,再闖新峰的濫觴。Jamie Miller雖然也是從內部提拔(她之前是GE Transportation的CEO),但是她既是「密底算盤」,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讓公司獲利可觀,也是少有在GE服務年期短暫的高管,因此被看成是公司的變革動力。公司的CEO John Flannery是1987年始服務GE的老臣子,他只須嚴控成本、重工業務如能源管理、照明等範疇將可成為獨當一面的印鈔機。
更重要的是,主席和CEO John Flannery在11月的投資者推介會中表示,股權佔高管的總薪津將從現時的兩成提升至五成,他本人更是100%,完全跟公司業績掛鈎,如此一來,通用電氣股票的代理成本(Agency Cost)對股東來說應已沉澱(sunk),加上位處52周低位,較諸近日急跌的港美股票穩健得多。
通用電氣的各項業務都在行內享有領先地位,又可就旗下數碼、與3D打印有關的積層製造(去年才以14億美元收購了3D金屬列印儀器生產商──瑞典的Arcam和德國的SLM Solutions Group)等業務帶動顛覆現況的破壞性創新,實力不容小覷,被人看淡除了因為變革風險未明,也因它來年減息的預期,就自由現金流率和巿盈率來看,股價又已否見底?公司受油氣業務拖累又是否嚴重?下回繼續。
作者為香港文化產業聯合總會財務總監,CFA,FCPA
專頁:www.facebook.com/yiuwinghim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