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28日

伊馬仕 板塊觀察

尋找去槓桿下的逆市奇葩

今年首10個月,內地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7.3%,低於預期的7.4%;增幅比首9個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並連跌4個月,跌至1999年12月以來新低【圖1】。

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總額1.71萬億元,按年增長13.1%,增速較1月至9月多1.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同期投資總額1.9萬億元,增長2.7%,增幅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總額30.7萬億元,增加10%,惟增幅輕微滑落0.5個百分點。

值得留意的是,在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19.1萬億元,按年增長3.3%,增幅與1月至9月持平。當中,採礦業投資7440億元,減少9.1%;製造業投資15.9萬億元,升4.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2.47萬億元,增長2.3%。

光國高增長估值吸引

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1.3萬億元,按年增長19.6%,增幅較1月至9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加16.2%;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上升23.4%;道路運輸業投資增加24.7%,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鐵路運輸業投資升0.4%,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

雖然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但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5.8%,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60.6%,預料對改善投資效益有幫助。

此外,數據也反映經濟繼續向消費和服務業轉型,意味低效益的固定資產投資,將逐漸被更具持續性的消費投資所取代。再者,由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依賴大量借貸,減慢固投增速,中長線對降低槓桿及債務壓力亦有幫助。

然而,內地的去槓桿政策對房地產亦構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9.05萬億元,按年升7.8%,增速較1月至9月回落0.3個百分點【圖2】。

期內,商品房銷售額10.3萬億元,增長12.6%, 但增幅較1月至9月回落2個百分點。此外,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按年升幅均連續13個月回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年漲幅連續11個月收窄;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的按年升幅也連續3個月減少。

個股方面,雖然預料內地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有可能持續放緩,但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相關投資相信會明顯受惠。其中,光大國際(00257)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俗,中期純利按年增加48.5%,至17.96億港元,每股盈利40.06仙;派中期息每股12仙,按年大增60%。期內,整體收益91.4億元,按年大增68.7%。

中海物業受惠母企合約

不過,由於期內建造服務項目的收益佔比達84%,惟其毛利率低於營運服務收益,拖累毛利率按年下跌逾5個百分點,至36.2%。從估值來看,其預測巿盈率為11.2倍,較中位數水平低1個標準差【圖3】,預測PEG(市盈率除以純利增速)約為0.46,反映估值水平仍然吸引,也有高增長支持。展望下半年20個在建項目有機會按進度逐步開始貢獻收益,相信全年業績將有一定保證。

至於股價一度狂升的內房股,最近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市場情緒已不如早前般亢奮。不過,累計1月至10月,內地商品房銷售面積仍達13億方米,按年升8.2%,意味從事物業管理的企業拓展空間仍然龐大。

其中,中海物業(02669)上半年純利1.55億港元,按年增36%;股東權益平均回報率38.4%,上升3.8個百分點;派中期息每股1.5仙,增36.4%。期內,中海物業管理的建築面積達9860萬方米,較去年底上升5.5%;整體收益增4.1%,至13.08億元。參考EJFQ FA+綜合券商預測顯示,中海物業今明兩年的每股核心盈利將分別增長35.5%及21.7%【圖4】。展望公司將持續受惠於母企出售物業而獲得管理合約,在收入及純利仍可穩步上升下,股價有望反覆向好。

信報投資研究部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