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
阿米看好日股也有一段日子,執筆之時,日本央行議息會議剛結束,按兵不動之餘,更重要是行長黑田東彥明言日本通脹未達標,不會退出量寬刺激計劃,另一邊廂,市場對美國聯儲局縮減資產負債表提上日程,開始炒作美元反彈,如此一來,日圓短線還有好一段下調空間,變相對日股有助力。
放水多年 助長資產泡沫
言歸正傳講回美股。聯儲局加息兼部署縮表,今年美股三大指數中領先的納指率先調整,各類科技股自然是重災區,科網巨企及半導體行業的基本因素未有變差,估計技術超買調整,以及基金趁半年結前減持兩者因素影響較大,有機會要延至下月初才能完成整固,股價高位急調,科技股好友氣勢難免減弱,下季想繼續以科網股帶領大市,多少有點不確定。展望下半年比較有把握的,反而是美國的樓市與相關行業。
或者你會覺得奇怪,美國現正進入加息周期,為何在此時才看好樓市?首先要明白一點,樓市起伏的關鍵因素,是就業和信貸,現時美國基本可算全民就業,失業率已貼近10年最低水平,勞工供求關係下, 未來一年各行業有上調工資空間;信貸方面,雖然開始加息,但借貸利率基本仍然很低,最新美國30年期按揭利率僅為4.17厘,各類消費信貸增長迅速,新屋動工量、銷售數據均逐漸返回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狀況,美國20大城市樓價指數(S&P Case-Shiller Home Price Index)與2007年高位更僅距一步之遙,美國樓市這一浪財富效應已經形成。央行放水多年,今天覆水難收,吹起資產泡沫只是時間問題,何況就算美國人不買屋,亦有各國海外投資者推波助瀾。
美股與港股不同,坐擁地皮的地產發展商不多, 較具規模例如Simon Property Group,本身以房託(REITs)形式運作,加息周期自然不利股價,因此選股宜從樓宇銷售需求出發,大路選擇例如KB Home一類建屋股,直接受惠新屋動工增長。
另外,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寶、家具零售商Wayfair,銷售預料亦會被帶動。筆者以往曾提及的房利美,亦有可能因樓價回升而被市場重估,當然此股風險較高,建議只宜小注。
筆者客戶持有KB Home、Wayfair及房利美,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