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5月6日

阿米 有米落鑊

看不見的通脹

上海市住建委剛推出新規定,新開售樓盤需要經公證機構主持搖號(抽籤)作公開銷售,再加上落實買樓實名制,而且傳聞有多個城市會跟進作出同類政策,換言之在上海買樓與香港申請居屋一樣,有錢之餘更要講運氣。然而政策一出,內地網民反應一面倒,抽籤不會令普通人得到均等買樓機會,相反最終只會令樓價更貴。

調控實為「凍結」樓價

內地人對「搖號」這回事一點都不陌生,一線城市為限制私家車數目,買車早就要抽籤,北京曾經出現每725個人只有一個中籤的慘況,衍生出黑市租牌賣牌等生意,車牌炒價15萬人民幣起跳,年租亦近1萬元。前車可鑑,買樓要「搖號」,和車牌一樣,都是有錢就能搞定,結果只會衍生出相應的黑市市場,溢價自然轉嫁在用家身上。

官方在內指令各省市扭盡六壬,對一手樓限購限貸,在外清查影子銀行及理財產品,趕絕銀行按揭以外的其他信貸渠道,本意並非令樓市降溫,而是透過擠出資金泡沫及減少成交,變相將各地樓價「凍結」在一定範圍內。

內地財金官員的算盤,大概希望保留樓價上升帶來的財富效應,同時又想將樓市泡沫爆破的時間盡量延遲,甚至「成功」將樓市調控至猶如A股般不上不落的狀態,不過這種猶如永動機一般的詭局,當然不可能成功。

內地人經過多年樓市調控洗禮,早就清楚「調控才是好東西」的硬道理,內地地下信貸又盤根錯節, 無法完全清查,無論從政策面或資金面均難以趕跑高槓桿散戶,連環加息或者全面收緊銀根等招數,會動搖金融系統,官方又投鼠忌器。

當調控時間一長,就與香港樓市辣招同出一轍, 市場對其麻木,同時供應不足下,賣家能夠主導市場,任意將交易成本轉嫁買家,樓市乾炒的怪象,依然會出現。更甚者,內地樓市重重調控,間接將問題輸出,將內房商趕到奉行自由市場機制的香港炒地, 海航集團等多宗天價投地就是現成例子。

亞洲樓市泡沫恐不受控

執筆之時,紐約期油下挫至每桶45美元,原材料成本及糧食價格位處多年偏低水平,自金融海嘯以來,各大央行放水多年,現在危機漸見解除,經濟數據看似好轉,為何通脹以至消費仍然未見起色?這固然與網絡世代消費模式轉變有關,不過樓價上升,透過租金傳導至各項生活成本,這種在經濟數據中「看不見的通脹」,亦是壓抑生活質素以至消費意欲的一大因素,偏偏各大央行在利率政策上,對此視而不見。回顧金融史,央行面對經濟無形之手,無論加息還是救市,每每是手足無措,阿米只好無奈地相信,真正加息周期高峰來臨前,亞洲房地產泡沫恐怕還要吹得更大更久。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