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4日
上月龍光地產(03380)夥拍合景泰富(01813)以168億元奪得鴨脷洲地王。中資三番四次南下搶地,香港人已不覺得驚訝,不過看着「麵粉價」屢創新高,不少人在狐疑,內房開發商真的蝕做都肯制?最表面的解釋,是利用在香港項目打響名氣,有利品牌在內地發展云云,這種說法的理據很脆弱,南下搶地的公司大多已在香港上市,要令二三線城市買家有信心,一句「我們是香港上市公司」就可以,根本不用大費周章。何況現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準一線地段早就供不應求,二線城市需求亦開始跟上,要下重本做好在港品牌,以求內地樓盤賣到高價的誘因,實在不高。
避人幣貶值 回報可達7厘
比較實在的搶地原因有兩點。首先在中資眼中,南下投地的項目回報率本來就很不錯,大家一定會覺得阿米計錯數,現在香港買樓的租金回報率還不到三厘,怎可能是好投資?須知道內房在香港投地,項目資金成本相當低,據說不少近期投地的內房開發商,銀行亦相當支持,貸款額可達項目金額的一半以上。對中資而言,更關鍵是直接增持港元資產,人民幣未來幾年每年跌5%以上在內地是共識,正如本欄去年文章「抵壘式投資法」所言,中資扭盡六壬逃資來港,就算無法直接將持有人民幣兌換成港元,提高港元資產佔組合比重也是好的,扣除資金成本後,內房在香港的項目回報率僅為2%,但考慮到人民幣年貶5%的預期,回報率變相提高到7%,在任何地方來說都是相當不錯。
再者,中資資金是真的認為香港樓價有能力再升,過往香港樓價是內地一線城市的三、四倍以上,然而最近深圳及上海,均出現每平方米逾10萬元人民幣的新盤,即是每平方呎逾1萬元,「深圳上班,東莞睡覺」的現象正在出現,足證深圳住宅供不應求的實況。在內房開發商眼中,香港樓盤麵粉呎價2.2萬元,建好樓後賣4萬元一呎,是很合理的事情,只要未來一兩年人民幣沒有全面資金封鎖至無法兌換,以現時中國的貨幣量,是有可能將香港樓價再推高一大截。
香港本來稀缺的住宅地會更為貨源歸邊到中資手中,最近有資金追逐數隻較大資產折讓的香港地產股,筆者認為就算香港樓價再升,令本地地產商土地儲備價值提高,但一眾本地薑已無財力與中資搶「麵粉」,賣完存貨賺一筆後便無以為繼。這環境下唯一值得投資的「地產股」是港鐵(00066),憑鐵路上蓋與其他地產商分賬,以現時土儲狀況,其他本地地產商是完全無力還手。本港發展商被中資搶奪地盤的現實,恐怕在幾年內就會見到。
https://www.Facebook.com/fryingrice/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