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2月18日

信析 信報投資研究部

港股醞釀整固 押注強勢板塊

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一連兩天出席國會聽證會,她聲言太遲上調利率實屬不智,日後迅猛加息反會擾亂金融市場,甚至令經濟再陷入衰退。受耶倫鷹派言論影響,利率期貨市場顯示的3月加息機會率較一周前上升10個百分點,至36%;然而,美滙指數並未出現強勁升勢,甚至回吐至100關口徘徊,頗有反高潮味道。

從技術分析角度看,美滙指數似正形成頭肩頂。美滙從去年11月起展開升浪,之後一度出現沽壓,12月再闖高峰,其後又回調至100水平附近, 本月再度上升,觸及101.76後回落,目前正建構右肩【圖】。

若頭肩頂形態成形,美滙勢將進一步下挫並跌穿頸線,這輪逆勢(Countertrend)下行有機會下試96水平,亦即過去兩年於93至100徘徊區中軸(詳見1月14日2月4日本欄)。

美國加息預期原本也不利美債價格,但10年期美債價格周三觸及123.24水平後竟掉頭回升。假設能夠守穩今年形成的通道底部,將有利短期逆勢反彈至通道頂部,投資者可現階段小試一注,待升穿通道頂部再考慮加碼。

港股方面,EJFQ主要指數日線(無基準)輪動圖顯示,國企指數早於本月8日踩油上衝,恒生指數則於本月15日才追落後轉入領先方格。換言之,恒指轉勢足足比國指慢了6個交易日。那麼,趕不及乘搭國指班車、又不想錯過此輪升浪的投資者,現階段應否追買恒指期貨,博恒指升幅追上國指呢?

這要留意兩個因素,首先,今輪恒指轉勢來得較遲,反映恒指相對國指弱勢。更重要的是,國指早於本月9日便突破了去年9月9日所創的全年高位10209點,惟恒指卻上衝乏力,尤其本月15至16日兩天,大市全日成交金額均突破1000億元,恒指卻始終未能發圍突破去年9月9日所創的24364點高位,恒指突圍顯得吃力,或意味整固壓力正在增加。

其次,審視港股內部質素,中線市寬(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及短線市寬(3天線高於18天線比率)都逐步逼近70阻力區。過往每逢升至此區域,恒指皆承受巨大沽壓。再者,恒指綜合指數板塊日線(無基準)輪動圖顯示,不少板塊轉向左下方移動,包括能源、電訊、科技、地產和建築等,反映相關板塊的相對表現和相對動力正在減弱,港股內部似乎醞釀調整。

故此,無論從價量背離跡象、市寬瀕臨阻力區,以及普遍板塊動力減弱的角度看,此時貿然跳上車追買恒指期貨的話,中招機會頗大,散戶不宜高追之餘,反而應加強風險管理。

不過,每朵烏雲都鑲着一道銀邊,即使恒指回調壓力增加,投資者亦可炒股不炒市。例如恒生綜合指數板塊日線(無基準)輪動圖中,金融及消費品股繼續向右方伸延,服務板塊的相對動力掉頭向上,大家或可收窄選股範圍至相關強勢行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