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美股道指、標指、納指及羅素2000指數周一再創收市新高,標普500指數市值更歷史性超越20萬億美元。MSCI環球股市指數與歷史高位(All Time High)的差距收窄至僅1%。環球金融市場目前正聚焦「特朗普升市」的續航力。
自去年11月8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美股成為全球股市領頭羊。正如本欄昨天提到,若把美國大選後的日子分作兩個時期:第一階段為大選日至總統就職日(1月20日),第二階段為總統就職日至今。可看到羅素2000指數、納指、標指、油和銅等資產價格,於第一及第二階段均氣勢如虹。至於黃金、白銀、恒指和上證指數等則於第二階段升幅居前,似乎正在追落後。因此,投資者宜留意一旦美股指數、油價和銅價等率先回調敲響警號,將可能拖累其他資產價格(包括港股)的表現,所以美股走向非常值得關注。
以標指為例,周一收報2328點,再創歷史新高,然而從標指成分股創52周高位的數量來看,去年12月8日及今年1月25日分別有116隻及82隻,周一卻僅有73隻【圖】,呈一浪低於一浪形態。創52周新高股票數量減少,加上標指14天RSI進入超買區,意味美股內在上升動力有可能減弱。儘管美股暫無大幅調整之虞,但若然情況持續,後市未許樂觀。
港股方面,股價高於250天線、50天線比率的長、中線市寬呈向上發展,3天線高於18天線的短線市寬維持在60%以上,信報香港資金流向綜合指標也繼續在高位徘徊,反映大市1900多隻股票普遍上升,市場資金亦見充裕。惟國企指數與恒生指數出現背馳,或成為影響港股走勢一大變數。
首先,國指早於本月9日突破去年9月9日所創的10057點高位,但恒指至今仍處於去年高位24099點之下。另外,觀察主要指數日線(無基準)輪動圖,不難發現國指於本月7日掉頭回升,並且相對動力持續增強,周一更重登領先方格,惟恒指相對動力卻於1月27日起減弱,並於本月6日進入轉差方格。換言之,國指與恒指在輪動圖內呈現一升一跌的背馳狀態。那麼,最後會是恒指拖跌國指,還是國指拉升恒指呢?或許,恒生中小型股的日線輪動圖走勢可帶來些許啟示。
參考信報EJFQ系統內的中小型股日線輪動圖, 中小型股的相對動力近日止跌回穩,甚至有再次向右移(轉強)跡象。這或能推動恒指追隨國指造好,挑戰24000點大關機會不低。
不過,H股雖有北水支撐,亦非全無隱憂。尤其昨天公布的內地通脹數據皆高於市場預期,1月CPI按年升2.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上漲6.9%,正好為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提供恰當理由。若未來數月進一步確認通脹加速升溫,人行的貨幣政策恐被迫收緊,變相抽緊市場流動性。
總括而言,國指與恒指的背馳情況不會持久, 投資者宜留意恒指能否受惠於中小型股表現改善,完成鞏固後再展升勢。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