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9日
美股周二窄幅上落,美國API原油庫存急升,拖累油價急跌,但蘋果、IBM及Intel等科技股及大型消費股造好,抵消了能源股偏弱的影響,帶動道指與納指再創即市新高。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報20090點,升38點(0.2%);標普500指數報2293點,漲0.5點(0.02%);納斯特指數報5674點,升10點(0.2%)。
美國聯儲局內部對3月加息態度不一,明尼亞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卡什卡里(Neel Kashkari)日前表示,聯儲局須保持超低利率環境,原因是美國通脹仍未重返2%的目標,以及未達致全民就業。不過,費城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哈克(Patrick Harker)卻支持下月加息。
利率期貨市場則顯示,3月加息的機會只有24%。高盛首席經濟師Jan Hatzius認為,雖然美國工資上漲幅度低於預期,但1月份就業數據理想,仍預測聯儲局將於6月、9月及12月加息,全年共加息3次。
美國加息步伐未見明朗,特朗普就任總統後也帶來很多不確定性;縱使美股年初至今錄得顯著升幅,惟投資者對股市見頂的戒心一直未有鬆懈,尤其根據過往經驗,總統上任首年,美股2月多表現不濟(詳見本月2日本欄)。
研究機構Bespoke Investment Group(BIG)分析,標普500指數自去年11月美國大選以來,已有80多個交易日未曾跌超過1%,期間美股累積升幅達7.3%;對上一次出現逾1%的跌幅是去年10月11日。從標普500指數自1928年以來 ,未曾出現單日跌逾1%的交易日數分布圖可見【圖】,80個交易日未曾挫逾1%的情況在五、六十年代十分普遍,但自1970年後,出現的頻率變得愈來愈零星。對上一次標普500指數在80天或以上未曾跌逾1%的情況已要追溯至2006年;再對上一次則發生在1995年。
對上18次出現80天或以上未曾跌逾1%的紀錄中,標普500指數在該段期間的平均升幅及中位數升幅分別高達10%及9.8%。每當出現第一次單日跌超過1%時,其後只曾出現過3次錄得2%以上的跌幅,平均回吐幅度只有1.4%。若投資者在明顯回吐當天(跌逾1%)趁低吸納的話,在其後日子多會錄得正回報。一星期平均升0.3%(中位數0.6%),上升比例為72%;一個月平均升1.8%(中位數2.7%),錄得升幅比例為75%;3個月平均回報進一步升至1.9%,但中位數跌至1.3%,而且錄得升幅的比例亦下降至66.7%。數據反映出現第一次跌逾1%時,往往是吸納良機。
港股方面,恒指昨天低開46點,最多曾挫170點,但在A股造好下扭轉跌勢,最終收報23485點,倒升153點(0.7%),成交金額892億元,較前日急增近三成。技術走勢方面,恒指目前企穩於10天及20天線之上;與此同時,「信報香港資金流向綜合指標」持續向好,相信港股短線有望繼續發力向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