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
國際油價在兩大好淡因素──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承諾減產,以及美國頁岩能源復甦互相拉扯下,橫行了逾兩個月,紐約期油在53美元附近盤旋,布蘭特期油上落區間亦僅約4美元。不過,隨着未來數月OPEC產油數據出爐,以及美國公布最新活躍鑽油台數目,相信好淡博弈快將分出勝負,油價有望打破橫行悶局。
先談傳統能源霸主OPEC近年情況。國際油價於2014年摔個四腳朝天後,OPEC為擊退勁敵美國頁岩油,開始全力增產。
根據彭博數據,OPEC每日產油量由2014年6月約3020萬桶,至去年11月成員國達成減產協議前暴增至3414萬桶,累積增幅高達13%。石油供過於求情況日益嚴重。
不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OPEC成員在財政壓力下終妥協,與其他產油國協議合計每日減產180萬桶,相等於全球2%供應量,期望透過減少供應推動油價上揚,歷時兩年的原油割喉減價戰才偃旗息鼓,刺激油價重回每桶50美元以上。
OPEC最新數據顯示,沙地1月減產幅度甚至比預期目標48.6萬桶更大,多減了7.8萬桶,以示決心。然而,計及獲豁免減產的3國包括利比亞、尼日利亞和伊朗的額外增加供應量,OPEC總減產量縮至每日約80.7萬桶,須進一步降低產能。
未來數月沙地能否擠壓出更多減產空間,將成為油價後市去向的關鍵之一。有分析指出,夏季一向是沙地耗油量的高峰期,估計該國將因此生產更多石油,令未來數月持續減產的難度相應增加。
另一方面,目前美國原油(包括頁岩油)的日產量已較去年10月增加逾40萬桶,從每日850萬桶升至890萬桶。
隨着國際油價在去年下半年反覆向上,美國活躍鑽油台數目大幅回升,由5月27日錄得的最低位404台,陸續增至729台【圖】,創14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此增速甚至比2014年頁岩開採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時更快,反映美國頁岩能源商反應靈活;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要美國石油自給自足,令當地頁岩能源迅速復甦,或削弱OPEC減產努力的成果,這可能成為油價下跌的誘因。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1月短期能源報告指出, 即使預期今年環球原油消耗增加,原油庫存數量料於第三季降低,但受制頁岩能源發展,紐約期油今年平均可能處於每桶約52美元水平。
總括而言,撇開特朗普制裁伊朗的因素,原油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料持續,假如美國頁岩油的增產量足以抵消OPEC的減產量,國際油價走低的機會仍高。
港股方面,恒生指數昨天好淡窄幅爭持,高低波幅僅147點,於23400點水平遇阻回落。恒指收報23331點,微跌16點。大市全日成交687.25億元,與上日相若。25個板塊之中,10個板塊錄得跌幅,包括石油化工股挫0.5%。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