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4日
美國白宮新主人特朗普彷彿把市場焦點轉移了,由憂慮歐羅區分崩離析及民粹主義崛起,改為聚焦於「美元過強」和各式各樣極具爭議的行政指令。歐羅兌美元得到反彈機會,1月來個鯉魚翻身,全月升2.7%。若由1月3日的月內低位1.0339美元計,攀至1月31日的月內高位1.0814美元,漲幅更高達4.6%。
本欄於去年12月31日一文提及歐羅滙價的「1月效應」。著名期貨外滙投資者彼得.布蘭特(Peter L. Brandt)發現,歐羅及其前身歐洲貨幣單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簡稱ECU)兌美元滙價,過往46年中有35年在1月創出年內新高或新低,比率高達76%。而2月至3月初出現年內高位或低位的比率,合共僅約8.8%。在那35年中,有18年歐羅及ECU在1月出現年內最低價,其後平均升約20.5%;其餘17年歐羅及ECU則於1月登上年內最高水平,隨後11個月平均貶值約15.6%。以歐羅滙價現況來看,今年歐羅兌美元出現January Low(1月形成年內低位)的機會率較高。
美滙似變軟腳蟹
自從特朗普一再抨擊「其他國家以貨幣貶值來佔美國便宜」,美滙指數似乎已變成軟腳蟹,不排除會回落至98.7(參見本欄1月14日一文),甚至下試96水平(過去兩年美滙於93至100徘徊區中線)。
從投資角度出發,目前除了買歐羅以外,商品尤其貴金屬市場都可看高一線。年初至今,紐約期金升逾5%,期銀漲幅更高達8.5%。若美滙持續轉弱,金銀價似乎可以走得更高。那麼,買金還是買銀較佳?
以金銀價格比率的角度分析【圖】,金銀價比率於2003年5月及2008年11月觸及80倍後均掉頭回落,目前正處於2016年2月高見83倍以後出現的跌勢之中,反映銀價強於金價。
若要避開美元滙價強弱的風險,參考金銀價比率處於跌勢,當金銀價比率跌穿68.5倍後,「沽金買銀」的Pair trade(配對交易/價差交易)是可行的投資策略。
另一邊廂,特朗普的行政指令已觸動了中東國家的神經。伊朗上周末試射彈道導彈,以回應美國對7個穆斯林國家國民實施入境禁令。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有利貴金屬價格後市,同時亦令金礦股受追捧。
美國上市的巴里克黃金公司(ABX)走勢強勁,周四率先上破去年11月份高位,個半月大漲逾30%。在港上市的金礦股,招金礦業(01818)及紫金礦業(02899)亦於12月下旬開始回升,並已成功突破下降軌。若金價持續攀升,現價仍有一定值博率。
恒指正處於整固階段,雞年首周累計回落231點,跌幅溫和。周五輕微跌穿兩萬三關口,低見22997點後,隨即出現反彈,收市報23129點。縱使大市偏軟,惟3天線高於18天線比率(短線市寬)依然在較高的位置,「市底」並沒有明顯轉差,本輪實屬健康的調整。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