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2月24日

張公道 走勢縱橫

香港在推行全盤西化

台灣自李登輝時代開始,即推行「去中國化」,在文化及政治上,將台灣與大陸日漸切割、分離,為將來獨立鋪路。前時的港英政府自八十年代開始,採取同一策略,於是有殺中史為一獨立科,猛鼓吹本土保育,亦即維護大英帝國過去百多年在香港所遺下的輝煌文化,如建築物及其他東西,例如其貌不揚、毫無建築價值的皇后碼頭,亦要保留。

文字方面,最偉大的發明為時間應讀做「時奸」,方為正確,務求將香江的中文與廣州的中文切割,諸如此類的貌似維護傳統文化、實則別有用心的措施,俯拾即是。

研究華夏傳統文化,一切以西方的漢學家為標準,此輩於十九及二十世紀,尚有一些飽學之士,治學嚴謹,其學說有可觀之處者不少,但亦有很多粗製濫造的演繹,例如古人的男士,交情深厚者,常有「同床夜話」之舉,《三國演義》各所記載,西洋的學者差不多條件反射地會說,此二人「搞基」,諸如此類的謬論,如恒河沙數。

可見研究華夏文化,被西方紅鬚綠眼之輩所牽着鼻子走,除卻民族自卑感外,鄙人看不到其他原因。研究佛學或道家的學說,竟然要處處徵引英文,還要拿個碩士或博士,才算合資格,如此水準(應為無水準)的論調,竟然可以招搖過市,進入大學的殿堂。

此正如某享譽中港台三地的武俠小說大家,名成利就,卻惟恐未得西方頂級學府的學位,便會抱憾,於是以70多高齡,還要往大不列顛王國的劍橋大學,修讀一個博士學位,此人的識見屬哪一個水平?

當代的華夏子孫究竟有多少人,有氣度及信心說,可與世界上任何民族平起平坐?

全盤西化的鬼魂未散,中港台三地皆如此,凡華夏子孫宜警惕。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