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5日
「深港通」今日正式開通,〈滬港通實錄〉今天起正式更名為〈滬深港日誌〉,在每個交易日為大家帶來更全面的滬深資訊。近期,受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影響,透過「滬港通」渠道南下香港買股的資金,較北上買滬股的更多。市場預期在「深港通」開通後,資金仍會以南下為主,但事實上,隨着市況轉變,資金流向亦會隨之改變,更重要的是,未來兩地股民將有更多選擇,有利分散風險及把握增長良機。
目前,「滬港通」及「深港通」均不設總額度,但仍有每日額度限制,買入滬股及深股的額度各為13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透過滬股及深股賬號買入港股的額度,亦各有105億元。截至上周五,「滬港通」開通以來,北向累計流入的資金總額為2647億元,南向累計流入的資金則為4196.8億元。
雖然「滬港通」開通兩年多以來,整體南下的資金較北上多,但資金流向仍會隨市況及人民幣走勢而改變。
人幣長期料小幅升值
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上半年,A股大牛市期間,北上資金其實更多,而今年以來,受人民幣貶值因素影響,南下的資金才大增。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在美元持續強勢下,人民幣仍會再跌,因此內地資金南下買股的興趣更大。不過,上周人民幣跌勢已暫緩,官方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在5個交易日中有4日上升,累計上調374個基點,創下自今年4月1日以來單周上調最多基點數。12月美國加息已在市場預期之中,預計加息落實不會對人民幣帶來進一步衝擊,美元短期內或見頂。
內地官員亦繼續唱好人民幣中長期走勢,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認為,可以預期,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會高於美國近兩倍,而CPI不會較美國更高,因此,長期來看,人民幣兌美元滙率將是小步升值。
事實上,人民幣走勢固然對投資者南下或北上買股帶來一定心理影響,但只要個股表現能跑贏貨幣貶值,滙率問題可以忽略。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約5.4%,故只要買中股價升幅超過6%,已可抵消人民幣貶值的影響。例如,受到險資入股的中國建築(601668.SH),今年以來股價便升了近七成。
今年以來,險資在A股的投資備受關注,投資者固然期望手持的股份能得到險資眷顧,令股價節節上升,但企業卻擔心萬科(000002.SZ)的故事重演,險資一旦成為大股東,或令管埋層地位不保。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近日出席公開活動時,亦怒批「野蠻收購」行為是在挑戰國家金融法律法規底線。
險資的入股是否全部稱得上「野蠻」,可說是見仁見智。不過,官方的表態仍令市場擔心,「舉牌」行動或會大為收斂,險資股或成受害者。例如,前海人壽買入格力電器(000651.SZ)的行動,上周五便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問詢,前海人壽其後急急澄清,指目前持股格力電器的比例仍未超過5%,亦不敢表態要繼續增持。
格力估值偏低 看高一線
該股今年以來股價升近四成,受相關消息影響,該股上周五大跌近6%。由今日起,格力電器作為「深股通」的其中一員,投資者亦可透過「深港通」渠道進行交易。不過,當前形勢仍處於迷局之中,投資者不宜急於買入。
「深港通」為大家提供多了881個選擇,加上569隻滬股,香港投資者可買入的A股超過1400隻,一時之間難免眼花繚亂。但其實,低估值、高增長及政策受惠股,仍是最重要的選股原則。
其實,在深股之中,格力電器的估值的確偏低,難怪被險資看中。待市場情緒穩定後,包括格力、美的(000333.SZ)、平安銀行(000001.SZ)、長安汽車(000625.SZ)等低估值的深股,均具中長期吸納價值。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人民幣「真摔」對「假跌」 |
上一篇: | 愈貴愈多人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