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
近日股市的一大異象,是似對人民幣貶值一無所覺。貨幣貶值當然不只和出口有關,它還關乎企業盈利。
2005年後數年,人民幣年年升值,內地企業盈利即使沒有增長,把利潤兌換成港元時,卻依然能自自然然的增加數個百分點;加上其時經濟暢旺企業盈利佳、資金充裕讓估值上升,讓投資者輕易中了盈利增長、貨幣升值、估值上升的「三重彩」。
「三重彩」恐變輸凸
不過,現在美元轉強,一切卻似是反過來。過去10年,美滙指數大部分時間均在70至90水平區間橫行,至2014年美國聯儲局結束量化寬鬆後,才衝上100水平,再橫行兩年至今。
現在市場猜全民就業的美國,未來兩年將分別加息兩次。
目前全球只有美國的經濟有底氣能加息。所有人都不加,而只有美國敢加,結果當然是美元獨強。美滙指數兩年內升抵120水平,一點也不出奇。如人民幣因此而同樣的貶值兩成,現在的1億元盈利,兩年後只餘8000萬元,那麼,你認為企業的投資價值有沒有受影響?
貨幣貶值的影響,不只見於盈利,同亦見於資產負債表。過去人民幣連年升值,內地企業當然樂意發美元債。1億美元借款,人民幣升值下,幾年後只用還8000萬元。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現在人民幣貶值,借了的1億美元,還款時卻隨時變1.2億。資產不變但負債增加,企業投資價值將如何?簡單而言,美元負債愈重的內地企業,受人民幣貶值影響愈大。
美國加息對本港經濟又有何影響?增加供樓負擔?那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投資是有關無風險利率和風險資產吸引力的相互比較。息率兩厘時,四五厘的租金或股息收入當然吸引,結果資金全皆湧入樓市和高息股份;但若息率升至四厘(新債王岡拉克預期,10年期國債息率將在5年內回到歷史中位數的6%),那麼,物業和高息股份估值將調整多少?
美國加息也會影響美元(和港元)滙價。亞洲金融風暴,香港經濟倒退,原因之一,是周邊地區貨幣滙價急貶三四成,港元卻依舊堅挺,區內所有地方都打折,只有香港不打折,結果外資是紛紛徹走。
若現在日本、南韓、新加坡、東南亞諸國等貨幣,全皆貶值兩三成,從外資角度,香港的吸引力何在?怪不得內地客現在都改往日本購物了。
火上加油換成雪上加霜
香港經濟的微妙處,在於聯繫滙率制度下,息口不能按自己的經濟狀況作調節,而只能跟美國走。過去數年經濟隨內地蓬勃,金融、旅遊、零售等行業皆大旺,利率卻隨美國而不能加,結果對樓市火上加油。現在香港經濟隨內地放緩,本應減息刺激經濟,但結果卻很可能是隨美國加息,今次又會否變成是經濟和樓市的雪上加霜?
世上萬事萬物皆有周期,升值有時,貶值亦有時。量寬有時,加息亦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亦有時。加息、美滙升值、人民幣貶值等,到底是已反映在投資市場?走到一半?還是剛開始?其對各類資產價格影響如何,是制訂來年投資策略前必須再三考慮的。
(編者按:郝承林最新著作《致富新世代2 – 科網君臨天下》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道指射擊之星 標指新高倒跌響警號 |
上一篇: | You are what you 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