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7月9日

信析 信析

新興市場避險天堂 ?

英國脫歐風暴正衝擊歐洲金融業及英國房地產信託基金,觸發歐洲市場動盪,投資者重新部署策略時,相信也有留意花旗、瑞信等大行最近不約而同看好新興市場下半年將有更佳表現,原因不外乎這些地區的經濟與歐洲相關性較低,上半年有關股市指數已見走強,相信前景樂觀,甚至推介亞洲新興地區的銀行股云云。那麼,新興市場真的是下半年投資熱點嗎?

無可否認,新興市場股滙上半年表現亮麗,尤其泰國、菲律賓、越南及巴基斯坦等股市,期內升幅介乎13%至15%;MSCI新興市場指數也有5%進賬。同時,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貨幣指數(JPM-EM FX)和亞洲一籃子貨幣指數(ADXY)上半年亦分別升4.4%和0.3%,反觀衡量已發展經濟體股市的MSCI全球指數(MXWO)期內卻錄得0.6%跌幅。美滙指數則跌2.6%。

再比較脫歐公投後股市表現,6月23日至27日期間,MSCI全球指數急瀉逾7%,新興市場指數的跌幅卻不足5%【圖】,與本欄6月15日引述的貨幣波動指數分析結果吻合──已發展經濟體是今次脫歐風暴中心。不過,跌宕過後的6月27日至7月4日期間,兩大指數反彈程度相若,同樣錄得約6%升幅,反映就算投資者風險胃納好轉而令股市回升,新興市場並未佔優。

新興市場上半年跑贏,很大程度與美滙在橫行區間下方徘徊有關;常言道往績不代表未來回報,美滙指數如今隱約重現走強傾向,投資者必須重新審視新興市場形勢。

儘管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的速度的確於英國公投後稍為放緩,但這只是走資壓力暫時紓緩,資金流走的大趨勢並未改變。更重要的是,未來不論是脫歐餘波迫使歐洲央行或英倫銀行推出更多經濟刺激措施,抑或美國聯儲局加息預期又再回升,都會推升美滙指數。屆時美滙與商品價格的變化,恐會引發新興市場新一輪震盪。

當然,假如近期出現的美滙指數與美元計價商品齊升的異象成為「新常態」的話,那就不用擔心新興市場後市發展,特別是東協國家(ASEAN)的股市,在「新常態」下料將大大受惠;但萬一美滙指數與商品價格再次回復反向關係,依靠商品出口的新興國,其經濟與股滙前景就不容樂觀,屆時恐怕會再嘗2014年夏天和去年秋季的失血滋味。

至於備受外圍影響的港股後市又將如何?受累隔晚油價急跌及美股偏軟,恒指周五低開84點, 其後因A股向下而進一步走弱,最多曾跌238點,低見20468點;午後跌幅收窄,最終收報20564點,跌142點(0.7%),10天線(20546點)、20天線(20546點)及50天線(20492點)失而復得。全周計恒指仍跌230點(1.1%),結束此前連升兩周的勢頭。

港股成交持續淡靜,全周平均成交額僅554億元,較上星期少約19.4%。從技術走勢來看,恒指正於對稱三角形鞏固形態內運行,目前下方支持位約在20000點,即去年11月至今的成交密集區,上方阻力位為21100點附近。另一方面,恒指14天RSI周五輕微跌穿50水平,現時正在中游位置反覆運行。未突破此形態前,後市暫未有明確方向。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