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
英國公投結果揭盅前,環球金融市場皆以為議員遭槍殺事件、多名重量級人馬發言,以及最新民意調查等,皆有利留歐,Risk On帶動下,風險資產反彈不小;如今看來,好像是一場圈套。事後孔明的話不贅,不如檢討過去兩周市場就對賭脫歐的得失,並展望英國脫歐後的投資策略。
市場萬料不到英國脫歐竟然演變成「黑天鵝」事件,當首個支持脫歐的票區以61%大比數勝出時,英鎊與富時100指數期貨隨即崩潰。其後脫歐得票率一直領先,殺金融市場一個措手不及,尤其德國DAX指數急挫逾千點,非常嚇人。至於港股,恒生指數遭恐慌拋售,跌幅一度擴大至5.8%,最多瀉逾1200點,港人情意結所在的滙控(00005)和長和(00001)收市仍分別急挫6.59%和5.07%。說英國脫歐與香港無關者,未免自欺欺人。
截至周五傍晚7時,新興貨幣如墨西哥披索、 南非蘭特和波蘭茲羅提兌美元急跌約5%,跌幅較G10貨幣(除英鎊)更大;亞洲貨幣則以馬幣林吉特和韓圜最弱;日圓屢試100大關。不過,整體而言滙市波動未如想像中來得猛烈,相信是因為不少炒家顧忌央行將作出干預行動。反觀債市卻如坐過山車,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由1.7厘飛插至1.4厘,較短年期的債息跌幅更深,同時帶動現貨金價升上1358美元以上水平,反映投資者並未準備好迎接英國脫歐,資金急尋避風塘。
本欄早前提及投資總要有兩手準備,縱然過去一周美滙走弱,但未曾跌穿年內低位91.8,慎防是「請君入甕」之局,而對沖歐羅、丹麥克朗、挪威克朗和亞洲貨幣滙價下挫的成本連日上漲,故此英國脫歐或成為沽空這些貨幣的契機,此為Plan A;反之,大膽的投資者可買英鎊沽日圓,博英國留歐兩邊「通殺」。如今看來,Plan B這交叉盤代價不菲,做錯邊之餘還會輸得很「甘」。
公投結果出爐後,英揆卡梅倫提出辭職。不過,這次公投結果很大機會受到司法覆核挑戰,故最終脫歐與否仍有變數。再者,就算英國真的脫離歐盟,最少需兩年時間準備各項協議以穩定過渡,即時影響甚微。至於未來英國經濟與英鎊滙價前景則只好見步行步,尤其蘇格蘭會否再提出獨立要求、英倫銀行會否減息、英國主權評級變化等,將成為萬眾焦點。
歐盟局勢更為嚴峻,除了法國、荷蘭兩大「疑歐派」外,意大利和丹麥也有輿論希望以公投自決前程。根據民調機構Ipsos Mori上月調查所得,德國、波蘭、比利時、瑞典、法國和意大利皆有40%以上受訪者希望該國舉行脫歐公投,歐洲一體化甚有倒退跡象,歐羅目前滙價還未完全反映歐盟分崩離析的衝擊。本周日西班牙大選,一旦反對緊縮的左翼聯盟執政,歐羅將面臨新一波衝擊。
總括而言,英國脫歐在周五亞洲時段早上造成恐慌拋售,幸在歐洲開市之時有關消息已被消化,環球金融市場可望逐步穩定下來。不過,參考衡量銀行業未來數月美元拆借成本的指標「FRA/OIS價差」(見6月18日本欄)再創4年新高,反映銀行體系信貸壓力持續上升,意味股市危險期仍未過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360市況概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