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22日

信析 信析

息魔未全退 牛市夢尚早

美國聯儲局上周議息會議最令市場錯愕之處是,其貨幣政策由「超級鷹」變為「超級鴿」,預計年內加息次數由原來的四次大幅縮至兩次(見3月19日本欄)。猶記得去年10月的議息會議時期,新興市場經歷首輪動盪後稍為喘定,聯儲局仍堅持「超級鷹」的立場。當時,市場建議、懇求甚至批評聯儲局不應加息過激,惟局方依然故我,一意孤行維持鷹派主張。

不過,自去年12月首次加息後,聯儲局的「鷹味」已退減不少,除了表示加息步伐要看數據(Data dependent),還須視乎環球金融市場表現,但與此同時多項通脹及經濟數據均顯示聯儲局的加息步伐滯後,反映該局的手法其實鴿得很。

聯儲局甘冒賠上信譽的風險,也要降低市場的加息預期,是因為掌握到某些領先數據?感受到美國經濟前景不妙?抑或是政治因素使然?不得而知。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其目的無非是想壓低美元滙價。近日甚至傳出,多國在早前的G20峰會暗地達成類似上世紀80年代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攜手壓低美元穩定市場。

為何聯儲局要遏抑美元幣值呢?正如本欄去年分析,在環球多國仍然積極減息、放水甚至加碼量寬的形勢下,聯儲局獨自退市及加息觸發美元強勢,是過去逾一年時間金融市場動盪的禍首。

聯儲局的收水行動,一方面促使美元在高位徘徊,令一眾商品價格尤其油價下挫,亦間接對十分依賴商品出口的新興經濟體構成財政壓力;另一方面,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向出現逆轉,由過去7年間流入高達27萬億美元信貸(相當於中國GDP逾兩倍),變成淨流出,過去一年從中國流走的資金就多達逾萬億美元,造成新興市場風雨飄搖。

那麼,目前聯儲局放鴿,是否等於所有問題迎刃而解,環球股市將安安樂樂重展新一輪升浪呢?看來未必。

首先,聯儲局雖釋出傾向鴿派的訊號,但至今仍未放棄利率正常化的大方向;在美國與歐日於利率政策和經濟表現均南轅北轍下,美元縱使未致重展新一波升浪,也不致一瀉如注。近日美滙指數跌至過去一年來的徘徊區底部95點左右,便再無下破的壓力。

再者,歐日央行豈會坐視其幣值不斷上升而置諸不理,因此除非聯儲局再推量寬,否則美元暴挫的機會不大。

讀者可能會問,過去一年聯儲局收水兼加息,為何無法使美元進一步走強呢?這與實質息差(即扣除通脹的債息率)收窄有一定關係。自去年第二季開始,美滙指數進入大型區間上落模式後,美國實質債息逐步與歐羅區和日本收窄【圖】。這主要由於美國通脹升溫,歐羅區和日本通縮惡化。問題是,若然美國通脹進一步升溫令實質息差繼續回落,美國又豈會袖手旁觀,繼續不加息?

總括而言,目前市況回穩,油價等商品價格和多國股市均從低位反彈,很大程度受惠於美滙短期回落。短線而言,投資者宜繼續留意美滙表現。一旦美滙重回區間上落的高位,股市與商品市場的反彈恐怕會戛然而止。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