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14日

信析 信析

看「耶媽」本周如何出招

內地上周召開兩會,加上歐洲央行議息,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港股全星期窄幅波動,於20000點關口爭持,交投下跌。回顧全星期,大市在19818至20331點上落,全靠上周五(11日)先跌後升,才守得住20000點水平。恒指累計輕微上升22點,報20199點。國企指數上升3點,報8561點。港股日均成交金額623億元,較前周大幅減少一成六。雖然大市僅輕微造好,但無阻恒指連續第四個星期上升,累計漲1880點,升幅達到10.3%。

以下是總結上周(即截至3月11日為止),市況發展重點、大市指標表現,以及後市展望的重點:

個別股份/板塊表現:藍籌股方面,中信股份(00267)股價大上大落,上周二(8日)收市後就中澳鐵礦項目減值撥備最多17億美元發「盈警」,翌日股價一度下挫逾6%;但上周五尾市傳出整合地產項目售予中國海外(00688)的消息,單日股價暴升9.2%,全周累計錄得4.2%升幅,為第二大升幅藍籌股。

百麗國際(01880)上周四(10日)收市後公布最新季度營運數據,內地鞋類業務同店銷售急跌16.5%,隨即遭到多間大行大幅削減目標價,翌日股價大跌7.9%,全周急瀉9.2%,為最大跌幅藍籌股。

至於個別板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着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將成為今年重點工作,尤其是把重點抓好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煤炭板塊一周上揚2.13%,為最大升幅行業。其中,恒鼎實業(01393)暴升三成四,蒙古能源(00276)抽升三成二,兗州煤業(01171)漲升近7%。

倘屬弱勢反彈須小心

港股市寬表現:回顧一周大市市寬表現,整體1800多隻港股的市場寬度走勢呈個別發展。短線市寬(股價高於20天線比率)未能延續前周升勢,升至徘徊區頂部後,按周回落7.4個百分點,至65.6%【圖1】,情況與過去一年有多次攀升至此水平後會出現回吐或轉向相近。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中線市寬)則連升四周,按周續升5個百分點,至53.9%【圖2】, 為3個多月以來最高。中線市寬持續好轉,逾半數港股已突破中期阻力(重越50天線上),對大市構成利好支持。預料是次反彈,中線市寬可挑戰60%至70%阻力區才掉頭回落;反之,若中線市寬於本周掉頭回落,意味今次為弱勢反彈,讀者就不宜掉以輕心。

恒生指數技術走勢:恒指過去一周在50天線之上附近或20000點左右窄幅上落,成交不斷萎縮。走勢欠明確方向;或許欠缺新消息刺激,加上美國聯儲局本周議息,所以市場觀望氣氛較濃厚。不過,上周四(10日)10天移動平均線升穿50天線,出現小型的黃金交叉,技術走勢有進一步改善。惟正如上周提及,恒指突破「頭肩底」右肩頸線(約19500點左右)後,量度升幅約為20700至20900點附近【圖3】。值得注意的是,縱使恒指有向上突破機會,相信過去一年成交密集區(約21000點附近)的阻力相當巨大。

上證指數及市寬表現:上證指數上周五反覆收升,報2810點;惟全星期累計卻下挫2.2%。另外,市寬表現亦有不同程度轉差,短線市寬(股價高於20天線比率)按周急跌25.2個百分點,至15.4%【圖4】。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中線市寬)按周下跌1.3個百分點,至9.8%。從技術走勢來看,上指再度失守10天線(約2828點),並回落至下跌通道的中軸之下【圖5】,加上14天RSI跌穿50水平,短期走勢仍然反覆。如有留意,在過去一段日子裏,上證指數經常在尾市被托高,故彭博亦「教路」只要下午入市就能獲利。例如上周二滬指一度下挫近3%後,但在疑似國家隊托市手影下,收市竟然倒升。不過,國家隊在上周四忽然失蹤,此模式才出現斷纜。事實上,阿爺於兩會期間的維穩意圖鮮明,不過,全國人大會議將於本周三(16日)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亦將在閉幕後舉行中外記者會,相信A股在兩會完全結束後才見真章。

堅持加息未必利經濟

環球金融市況:歐洲央行(ECB)一如市場預期再度公布減息。其中,存款利率減0.1厘,至-0.4厘;再融資利率削減0.05厘,至0厘,意味銀行在每周拍債可以零息借款。另外,歐央行6月起將推4次新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II),每次為期4年, 貸款利率可低至與存款利率看齊,也就是付息給銀行向消費者及企業貸款。歐央行亦擴大QE規模,把每月資產購買額從600億歐羅,增加至800億歐羅。不過,行長德拉吉同時亦表明「毋須再減息」,意味未來將不會再下調利率,進一步打擊銀行盈利。

中、短期展望:對於環球金融局勢,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去向塵埃落定,準備寬鬆到2020年以後。下周焦點放在日本央行和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會議。市場估計剛於一月底推出負利率的日本央行應該會再觀察多一陣子,反而聯儲局的利率政策取態較為曖昧。歐羅區、中國、日本等無不走貨幣寬鬆路線,「耶媽」若堅持獨自加息,雖能保住面子,卻未必有利於美國經濟和股市。聯儲局下周的議息結果,「耶媽」如何出招,將左右下半年投資部署,必須加倍留神(詳見3月12日「信析」)。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