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
11月25日,周三。電子支付取代現金,是近期一大熱話,《信報》多位作者均曾撰文評論。老畢心癢難耐,忍不住落場搓番兩腳。
「忽然文化」欄主占飛大字標題︰〈現金末日〉,由於並未配以引號,單看這四個字,老畢原先以為作者對「現金末日」抱肯定態度。看下去方知,占飛跟蘋果老總庫克唱反調,打賭現金不會那麼容易被擊敗,憑其獨一無二的優勢,即使時移世易不再是「王」,也能在可見未來保住「貴族」地位。
占飛口中獨一無二的優勢,是現金沒有承載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去一些閣下不信任的店舖購物,也許較安心。
這令老畢想到,消費者擔心通過非現金渠道購物,個人資料容易外洩,一旦掌握在別有用心的「黑店」手上,潛在損失難以估計。
兵賊鬥法
電子支付工具既然是個人資料的載體,消費者能想到的,滴水不漏的毒販、恐怖分子以至逃稅者,焉會百密一疏?俗語有云,銀紙冇識認,現金確保錢銀交易不會留下個人「痕跡」,自然大受千方百計避開執法機關天羅地網的不法之徒歡迎。
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現金有其獨特優勢,電子支付因而無法將它徹底取代。然而,支付模式的轉變,並非足以把現金推上絕路的唯一媒介,更有可能成為「劊子手」的,乃站在毒販、恐怖分子、逃稅者對立面的政府。
大家應該記得,歐盟成員國塞浦路斯2013年爆發銀行危機,政府實施資本管制,嚴限現金使用,具體措施包括禁止支票兌現,以及現金提款不能超過每天300歐羅。塞浦路斯還成為單一貨幣面世以來,首個向個人和企業跨境現金流動實施限制的成員國。
塞浦路斯六個月前已全面撤銷相關措施,但現金交易在世界各地面對的限制卻有增無減。舉幾個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今年相繼立例,高於某一金額的交易,不能使用現金,具體銀碼由1000至2500歐羅不等。
倫敦市內巴士系統從去年起停止接受現金支付,乘客若忘記攜帶預付性質的車資卡,即使身上備有現金,車長仍會客氣地說一聲︰「不好意思,請下車。」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法規定買賣二手貨者不能以現金進行交易。
向「茄殊」宣戰
從以上例子可見,現金雖有其他支付模式沒法取代的「江湖地位」,但這個金錢世界的「貴族」,似乎成了各國政府的眼中釘,官府群起向「茄殊」宣戰!
電子支付市場發展飛快,Apple Pay等新平台備受注目。可是,作為這個行業的現存龍頭,VISA、萬事達卡(MasterCard)除了受惠於電子支付日益普及外,兩家公司積極拓展流動支付業務,亦確保了兩者將在這個高速增長的領域中分一杯羹。
不過,在主要發卡公司中,老畢對運通(American Express)卻不敢樂觀。VISA和萬事達卡只向使用其支付系統的客戶,收取相當於交易額一個百分比作服務費,不涉實際信貸提供(credit extension)。運通的商業模式卻集銀行與發卡機構於一身,既要面對潛在壞賬風險,還有一個很少人留意的弱點︰運通只發信用卡,不發扣賬卡(debit cards),後者近年增長比前者快,對運通半點好處也沒有。
不看好運通
反觀VISA和萬事達卡,兩家公司發行的扣賬卡,去年底佔美國支付卡總交易金額(包括信用卡和扣賬卡)的40.7%;沒發扣賬卡的運通失去多少市場佔有率,可想而知。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估算樓價第一波跌幅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