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1月4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GDP「離地」 世界難撈還看企業

11月3日,周二。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不應低於6.5%,方能實現兩個「翻一番」目標。習主席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籌謀之際,習廣思昨天談及內地企業經營困境,資源鋼鐵建材固然冇啖好食,上市公司整體亦乏善足陳。四字記之曰:世界難撈。

這令老畢想到,不論中國經濟增長6.5%、7%還是10%,也不管官方數據孰假孰真,企業是以真金白銀出糧給夥計的,不是用GDP信用積分之類憑空想出來的「貨幣」發薪。錢從何來?不靠經營打拚,難道還能像變魔術般變出來?

塘水滾塘魚

每逢內地公布GDP、零售額、通脹、工業生產等宏觀統計,媒體報道總是巨細無遺,然後滿腹疑問逐項質疑。企業生意慘淡,打工仔出糧望天打卦,GDP增長7%還是5%,有分別嗎?

官方數據「離地」,內地經濟冷熱,誰清楚得過胼手胝足的企業?調查發現,今年以來,內地37.5萬家工業相關公司營業額按年增長0.35%,近乎原地踏步;經營利潤呆滯不前甚或下跌,已非一年而是好幾年的事。在鐘擺的另一端,企業負債過去一年整體上升7%,四年平均增長更達一成。

塘水滾塘魚不限於工業,從上市公司業績看,內地經濟轉型希望所在的服務領域,同樣得個捱字。批發零售、酒店餐飲以至電訊服務,營收遍吹淡風。生意難做兼債台高築,意味企業從營運產生的現金流未必能應付還本付息,就像鋼鐵和鋁業,價格持續下跌,出口愈多虧損愈大,這類企業多為國營,無數工人飯碗不能不顧,即使內地鋁價每噸萬元人民幣,生產成本卻高達每噸萬三,愈賣愈蝕,鋁廠亦不能話「摺」就「摺」。

企業不斷虧損或利潤大幅下滑,信貸質素焉有不急劇惡化之理?中國GDP即使增長10%,對減低鋁廠鋼商違約風險有何幫助?

庫克「溫馨提示」

讀者是否記得,美股8月大跌,蘋果老總庫克「一命換全家」,冒觸犯證券條例風險,私下回覆著名財演Jim Cramer的電郵?庫克一聲中國銷售強勁,市場對內地經濟硬着陸的憂慮馬上消解了一大半,夠膽在當天入市撈底,兩個多月回報和味之極。

話分兩頭,那豈非意味投資者視蘋果內地銷情為神州經濟的有效指標?集團最近公布了第三季業績,市場焦點落在大中華地區營業額按年倍增至125億美元。投資者聽到的是庫克大聲重申中國市場好掂,有多少人察覺到他的「溫馨提示」,指不計iPhone消費者買少了智能電話?蘋果連行業風向儀也談不上,拿它作中國經濟寒暑表,開玩笑嗎?

老畢早前說過,亞馬遜、沃爾瑪一熱一冷,前者業績為捧場客帶來驚喜,後者事先張揚未來兩年冇運行。亞馬遜春風得意,很大程度拜沃爾瑪坐困愁城所賜,這跟消費者購物模式改變、產品定價策略等因素大有關係,甲之得往往等於乙之失,不能以其中一方的處境判斷整個零售市場榮辱。

聰明人你懂的

同一道理,阿里巴巴上季網購交易額按年增近三成,不能看作內地消費強弱的可靠指標,因為淘寶、 天貓之得,很大程度建立於實體商店之失,阿里透過奪去傳統零售商的生意提高市佔率,業績再佳,亦不代表整個「餅」比以前大。

想深一層,中國零售若真的那麼好景,陳啟宗也不會親筆寫下「萬言書」,唔睇署名,還以為撰文者乃中國大淡友Jim Chanos。商場「收租佬」大吐苦水、蘋果CEO「溫馨提示」,內地經濟怎麼回事,聰明人,你懂的!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