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
10月18日,周日。本報「新聞點評」欄主高天佑上周五以〈陳啟宗震驚13億人〉為題,論述恒隆(00101)主席以內地商場大好友的身份,公開唱淡中國經濟,在致股東函中大聲道出對內地境況的悲觀看法。
中國淡友多的是,Jim Chanos、Carson Block等人的名字,《信報》讀者早就耳熟能詳。此輩一面唱淡一面沽空,基本理據跟陳氏在致股東函中提及的四個因素大同小異,但中國愈倒楣,沽空客愈有運行,悲觀言論出自此輩之口,猶如talking one's own book,加鹽加醋在所難免。
烏雲蓋頂漫漫寒冬
恒隆近年在內地二線城市力拓大型商場,落成後多作收租用途,賺取長線回報。老畢記得,十年前曾出席一個由陳啟宗親自主持的editors' briefing,那時的他,對內地消費和商場前景無比樂觀,於香港房地產市道卻大有保留。公平地說,陳氏當時也在talking his own book。應該這樣說,但凡真金白銀押下重注,不管買跌買升,本着自身利益說話,自然不過無可厚非。
從這個概念出發,陳啟宗坦承內地經濟烏雲蓋頂,恒隆面對漫漫寒冬,情況就如Jim Chanos一百八十度轉身,大聲唱好中國。此事當真發生,中外媒體的詫異程度,恐怕較「陳啟宗震驚13億人」尤有過之。
陳氏鴻文觸發內地網民瘋傳,連帶恒隆這隻收租股亦大受關注,過去兩周漲逾一成,跑贏恒指和恒生地產分類指數。到底這是「美麗的誤會」,恒隆表現勝於大市另有原因,抑或投資者樂意為敢於說真話的企業加分,恒隆股價因而受惠,不無討論空間。高天佑的文章,令老畢想到的乃另一件事:一個管理層「自我唱衰」,公司卻意外地因持份者實話實說起死回生的故事。
我說的,是美國第二大意式薄餅連鎖店多美樂(Domino's Pizza)。2008年金融海嘯,公司危機四伏營運艱難,管理層為求生存,省得就省慳得就慳,多美樂食品質素一落千丈,公司股價江河日下,深深跌穿招股價。
YouTube那時已大行其道,香港的「巴士阿叔」就在你有壓力我有壓力下紅遍全城。視頻的觸鬚無處不在,網民一傳十、十傳百,什麼醜事壞事「瘀」事,全皆無所遁形。所謂屋漏兼逢連夜雨,多美樂兩名員工對着薄餅餡料做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事,過程上載YouTube後,像病毒一樣瘋傳,本已四面楚歌的多美樂雪上加霜,不在話下。
醜事壞事無所遁形
看過視頻的朋友該同意,兩名員工令人髮指的劣行,諸如把芝士放進鼻孔、對着食物打噴嚏,主要是個人操守問題,管理層雖難辭其咎,但除了馬上解僱犯事員工,向民眾致歉並承諾不讓同類事件發生外,還能做什麼?
許多人想必懷疑過,餐廳侍應受了食客的氣,會不會乘其不覺,替他們所點的菜「加料」,以消心頭之氣?這當然是在下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惟即使類似情況偶有出現,亦只是不滿食客指指點點惡言相向的餐廳員工,發洩情緒甚至報復式行為,卑劣之極卻可理解。
反觀兩名多樂美前員工(事發後已遭解僱),一舉一動皆顯示以「污染」食物為樂,那就罪加一等無可饒恕了。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YouTube事件發生前,食客對多美樂信心已失,根本原因在於管理層只顧減省成本,犧牲了食物質素。令人意外的是,多美樂並沒有「死雞撐飯蓋」,反而坦承自家出品難吃透頂垃圾不如,在2010年面世的廣告中以「紙板」(cardboards)形容公司以往售賣的薄餅,並鼓勵消費者把他們的「最差披薩時刻」(worst pizza moments)上載公司網站。
誠實坦率打過算盤
多美樂吃了「誠實豆沙包」一樣的坦率表現,連怪招見盡的傳銷專家也覺詫異。然而,令人更感意外的是,客人在新舊出品之間作過比較後,吃得出新的薄餅口感味道大有改進,並公開讚揚管理層勇於承認錯誤,積極改革自救。低位買入多美樂股票的投資者,若能持有至今,回報接近30倍!【圖】
商家也許有敢言不敢言、誠實不誠實之分,但斷無拿生意「教飛」之理,一言一行,背後俱打過算盤。若非管理層對經改良後的薄餅有絕對信心,多美樂怎敢置之死地而後生,藉狂踩舊產品抬舉新產品?由此可見,誠實、坦率背後經過精密計算,管理層為打一場漂亮的翻身戰不惜豁出去。
陳啟宗對內地經濟看得甚灰,但正如高天佑所言,陳氏不左閃右避、勇於正視逆境的取態,在內地令人耳目一新;恒隆對渡過難關,最終成為「少數大贏家之一」,亦似乎胸有成竹。陳啟宗憑悲觀言論引起內地投資者關注,恒隆股價跑贏大市,是否真的那麼「無意中」?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