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
9月21日,周一。好有好做淡有淡玩,投資市場有「勢」便有計,最怕似淡非淡似好非好,搵唔到方向。不明朗(uncertainty)乃投資大忌,這句話幾時講都啱。不幸的是,今天市場最不缺的,正是uncertainty。
聯儲局上周按兵不動,此一決定清楚告訴大家,除了確保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外,局方還有一個隱藏議程。這「第三隻腳」,耶倫已宣之於口,就是金融市場穩定。要實現這個並未白紙黑字寫到明的政策目標,FOMC聚焦本土經濟之餘,對環球因素亦得時刻留神。
鷹鴿齊放風加息
從投資角度出發,聯儲局明確表示中國經濟一天未穩,美國都不會加息,倉位部署反為容易,只須在早前受「息魔」困擾跌過龍的股份中,揀業務穩健與股息回報兩者兼備的公司吸之,以守代攻靜觀其變即可。
難就難在,當大家認定零息維持時間較預期長之際,聯儲局要員兵分三路放風,急不及待向市場傳達年內加息的訊號。三人背景有鷹有鴿,並非局內「異見人士」的一面之辭。
耶倫上周表明中國和環球經濟乃聯儲局暫緩加息的主因,全球注意力盡在這句話,很易讓人把美國本土因素忘記得一乾二淨。
卻其實,美國就業市場一直保持佳勢,而樓市復甦更驅使建造業信心創出十年新高。這兩個環節若對工資和通脹產生推動作用,美息去向不難再成市場焦點,令根據環球經濟不穩利率難升這個假設建立起來的倉位,承受不可測的風險。揸旗的人對息口前景也左搖右擺莫衷一是,叫觀此輩手影行事者如何「一注獨贏」買定離手?
美企盈利今年看跌
大行一面倒唱淡神州經濟,分別只在中國拖累全球陷入衰退風險多高。花旗給予這個可能性55%的機率;法興樂觀一點,認為中國拖垮世界的機率約一成。
中國風險固然舉世矚目,但作為美股投資者,老畢對該國企業盈利和不同行業的趨勢,向來格外留神。標準普爾上周在其盈利預測摘要中,黑體大字標示2015年標普500成分股盈利將低於2014年。當真如此,將為2008年後美國企業盈利首次錄得按年萎縮。眾所周知,美股2008年瀉近四成,環球經濟陷入衰退,而信貸市場則飽受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蹂躪。
老畢並非暗示歷史即將重演,我想說明的是,在環球經濟不穩、企業盈利不進則退的前提下,昔日閉起雙眼買入指數ETF便能賺大錢的日子,恐怕已一去不返,要趨吉避凶,投資者在揀股上得多花心思。
就業和樓市乃當前美國經濟兩大亮點,與住宅建設相關的股份,值得美股同道留意。正如前述,美國建造業信心指數創了十年新高,重回信貸危機前水平。然而,與業界當年濫借濫建不同,從一些權威機構如聖路易聯儲銀行的數據可見,美國樓市正在健康的軌跡上運行,未見泡沫蹤影。如此一來,樓價和建造商盈利當可更準確地反映供求。
從【圖1】可見,新屋落成後,平均3.6個月便能賣出,待售時間接近歷來最短,意味建造商去貨迅速,庫存得以保持在低水平,樓市因供過於求而「冧」風險大減。
再看【圖2】,私營環節住宅投資佔GDP比率近年雖回升,但離歷史均值尚遠,遑論跟泡沫時期相提並論。
建造商強得有理
上述統計顯示,美國房屋需求健康,住宅投資佔GDP比率偏低,而建造商庫存維持於較低水平,配合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新家庭組成數字平穩增長,幾隻由主要房屋建造商組成的ETF(XHB、ITB、PKB),今年以來為捧場客帶來8%至12%回報,輕鬆跑贏跌了約4%的標普500指數,殊非偶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港股有望反覆靠穩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