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
上周股災式急插,對於部分強勢股而言,股價暴挫造就難得的入市機會,例如從事物流基礎設施業務的深圳國際(00152),連續4枝大陽燭,已重返大跌前的橫行波動區間的中軸水平,「筍價」可謂曇花一現。
發展初期 貢獻仍低
深圳國際上周三隨大市回落,最低見9.6元,較去年底每股賬面淨值9.3566元,僅溢價2%;其後4連升,昨逆市漲3%,收報13.6元,4個交易日自低位回升逾42%。昨天成交微增至1.64億元,是過去3個月平均值的1.58倍。
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下,對物流基礎設施和優質物流服務的需求潛力大,物流產業成為其中一個高速增長板塊,從事物流的深圳國際屬《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的國策長期受惠股;連萬科等內房龍頭企業,亦研究發展物流地產,可見物流業在內地的前景相當樂觀。
深圳國際去年公布計劃在未來3至5年投資約150億元在全國新設15個城市綜合物流港及10年建30個物流港的計劃;截至上月16日,已在瀋陽、無錫、武漢、天津、石家莊、長沙、南昌、合肥、寧波及杭州共10個主要物流節點城市簽署了「深國際城市綜合物流港」項目投資協議,涉及的土地面積共約314萬方米。目前綜合物流港仍處於投資期。
去年來自物流業務貢獻的比例仍小。深圳國際2014年股東應佔利潤按年上升36%,至22.3億元;收入升6.8%,至63.7億元;其中物流業務收入,增長15.8%至11.9億元,物流業務盈利貢獻2.62億元,增加32%,僅佔整體約11.7%。
去年深圳國際現有的物流園區整體的平均出租率維持96%,收入貢獻較大的物流園為「華南物流園」,提供物流中心、空箱堆場、跨境轉關接駁及跨境快速通關服務的,去年「華南物流園」收入上升21%,至2.4億元。另外,物流服務業務收入則增長17%,至4.26億元。
物流首港今年營運
綜合物流港建設需時,未來數年需要持續投入資金,而且回本期較長,短期盈利亦難有顯著提升,彭博綜合券商預測,深圳國際今年每股盈利倒退16%,明年亦料僅單位數增長。
首個綜合物流港項目「深國際瀋陽綜合物流港」預期可於今年底投入營運,未來可密切關注該項目的營運狀況,有助評估公司的物流轉型戰略;而無錫、武漢及石家莊項目預計將相繼進入建設期,並於明年開始營運,屆時綜合物流港的運作及項目間相互協調的模式將更清晰。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加州旱災 財政「乾塘」 |
上一篇: | 重返人間 回歸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