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
俄烏戰爭踏入第19個月,兩國初時依賴進口無人機,但現時都全力在國內發展製造無人機的產能。由於無人機的技術門檻不高,全球各國都將加速自主生產這種武器。
俄改進伊朗技術追落後
烏克蘭在戰後有機會成為無人機強國。戰爭初期,烏軍的王牌是土耳其私人公司拜卡(Baykar)供應的TB2,民間則四出搜羅中國大疆的民用「御3」(Mavic 3),但今年主要使用自家製無人機,例如由Ukrjet生產的UJ-22,5月逼近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無人機可能就是這一型號;另外還有Ukrspecsystems生產的「人民無人機2號」(PD-2),以及8月開始服役的攻擊用四軸無人機SkyKnight 2。
為了對抗俄羅斯,加上烏克蘭人的愛國熱情,烏克蘭民間積極研發無人機,建設生產工廠,政府推算國內現時多達逾200間無人機生產商。戰爭壓力迫使烏克蘭人不斷創新,以便在持久戰下,即使長期缺乏資源都能生產無人機。
俄羅斯多年來忽略無人機的重要性,在戰爭初期落後,需要輸入伊朗的目擊者136(Shahed 136)。俄羅斯深知這不是長久之策,於是向伊朗購買目擊者136的製作技術,配合自己較伊朗先進的軍備生產能力,生產俄版目擊者136,名為天竺葵2(Geran-2)。這款無人機已投入戰場上使用,《華盛頓郵報》引述俄羅斯政府機密文件報道,俄羅斯希望年底前完成廠房,開始量產天竺葵2,目標是未來兩年生產6000架。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國研分進合擊輔助機師 |
上一篇: | 藉澳製紙板機 烏軍重創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