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6日
沙特並非唯一一個推動經濟多元化的阿拉伯產油國,現在區內全部能源出口國都想這樣做,當中以阿聯酋經濟重鎮杜拜最成功,這要歸功於它的已故領袖有先見之明。
領袖睿智 奉行4T戰略
杜拜原本只是貧窮的漁港和珍珠撈捕港口,1969年首度出口石油,經濟才開始起飛。然而,1958年上台的杜拜領袖拉希德(Rashid bin Saeed)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已着手產業多元化。拉希德曾表示,他的父親和祖父騎駱駝,他、兒子和孫兒可以駕駛名貴跑車,但曾孫可能又會只能騎駱駝,擔心杜拜總有一天挖完石油。
石油替杜拜賺了不少錢,但杜拜的原油蘊藏只佔阿聯酋3%左右,不及阿布扎比的九成以上,蘊藏量更只及沙特的1.5%和卡塔爾的16%,因此杜拜比區內其他產油國更早擔心「後石油年代」。另外,拉希德甫就職時表明支持現代化,希望在不進行政治改革下,提升經濟和社會風俗的自由,而且杜拜的商人有較大影響力,他們都支持改革,令杜拜成為阿拉伯世界的改革先驅。
杜拜多年來奉行「3T」經濟戰略,拉希德先是利用杜拜的優良地理位置,發展運輸物流(Transport),繼而推動貿易(Trade)。他1990年離世後,繼位的兒子馬克圖姆(Maktoum bin Rashid)在九十年代開拓旅遊業(Tourism),並推出大量地產項目。弟弟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Rashid)2006年接任,沿用這三大支柱,近年加入科技(Technology),變成「4T」。發展出一項新的經濟活動後,可以帶動其他環節。杜拜先爭取成為運輸樞紐,為發展貿易鋪路;貿易可令商界有更大誘因,在杜拜投資製造業,有信心可把產品賣到外國。現在,石油貢獻杜拜GDP只低於1%,批發零售佔GDP超過兩成,金融、旅遊和物流倉庫各佔約一成。
卡塔爾起步遲 全力追趕
杜拜未變成「石油暴發戶」便開始多元化,令杜拜發展新產業時較順利,因為還未出現石油相關的既得利益者。相對之下,卡塔爾起步較遲,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才開始考慮經濟自由化,卡塔爾那時已從石油和天然氣賺得巨額收入,要該國統治階層放棄石油收益帶來的穩定,冒險進軍新領域,難度很高,因此卡塔爾直至2007年才發表其2030年發展目標,正式全速開拓新產業,近年也取得不俗成績,例如去年藉舉辦世界盃推動旅遊業。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