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4日
德國柏林周日(12日)舉行地方選舉,初步結果顯示,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得票拋離現任總理肖爾茨【圖】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是1999年以來首次,也是社民黨歷來在柏林選舉中最差的表現。儘管未必結束社民黨在當地長達22年的執政,但反映就任總理一年的肖爾茨,正面對國內對通脹、治安以至援助烏克蘭抗俄含糊政策的不滿。
社民黨女市長料毋須讓位
經點算所有選區選票的初步結果中,基民盟獲得28.2%選票,較上一次2021年選舉的18%高出逾10個百分點,以柏林首位女市長吉費(Franziska Giffey)為首的社民黨,得票率與執政拍檔綠黨(Greens)一樣是18.4%,分別較上屆選舉少3個和0.5個百分點。
基民盟首席候選人韋格納(Kai Wegner)形容柏林選擇改變,民意明顯授權他們組織穩定的市政府,他已邀請綠黨探討組成執政聯盟的可能。
自2001年以來一直是柏林巿長首選的左翼社民黨承認敗選,市長吉費坦言,選舉結果反映柏林人不滿現狀,希望有所改變。
不過,由社民黨、綠黨和左翼黨(Die Linke)組成的「紅綠紅」聯盟,仍在柏林市議會眾議院佔多數議席,綠黨的共同領袖默滕斯(Susan Mertens)與首席候選人雅拉施(Bettina Jarasch)均表明,寧願繼續與社民黨和左翼黨結盟。若「紅綠紅」聯盟繼續,換基民盟執政的機會不大,而鑑於社民黨得票稍微領先綠黨,目前擔任市長的吉費也毋須讓位與綠黨的副市長雅拉施。
援烏猶豫通脹夾擊惹不滿
然而,社民黨周日選舉表現令人失望,無疑是對上任僅一年多的總理肖爾茨一記重擊,他由於缺乏強大的領導形象,加上對軍援烏克蘭猶豫不決,招來國內外批評,當中還夾雜通脹飆升與供應鏈等經濟問題的怨氣。
去年柏林發生主要是移民社區用爆竹襲擊警員和消防員的暴力事件與騷亂,也被視為影響社民黨選舉得票的因素之一,反對派借勢指摘當局社區共融政策欠奉。
全國民意顯示,社民黨自去年中已經落後保守派的基民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CSU),但肖爾茨的個人民望仍顯著領先任何主要反對黨的領袖,包括基民盟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
至於肖爾茨的另一執政拍檔自由民主黨(FDP),在今次柏林地方選舉得票跌穿5%的門檻水平,可能給肖爾茨帶來麻煩,原因是FDP黨魁、現任財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也許不再願意與試圖推動其議題的綠黨妥協。
今次選舉為2021年的重選,當年由於種種問題,法院裁定柏林地方選舉無效而須重新選舉,也是二戰後柏林第二次被宣布選舉無效。而涉及全國選舉部分的柏林2257個票站,則只有其中兩成須重選,惟由於司法覆核而未定出重選日期。德國今年還有另外3個地區須重選,包括不萊梅(Bremen)、巴伐利亞(Bavaria)和黑森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塞浦路斯前外長膺最年輕總統 |
上一篇: | 俄外長:美官員認炸北溪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