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2月17日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第六代戰機鬥隱形拚AI 大國爭霸

美國本月初搶閘公開全球首款第六代戰機,反映大國之間的空中軍備競賽進入新時代,為未來十數年空中爭霸拉開戰幔。隨着人工智能(AI)、無人駕駛、電子訊息等技術在戰爭中愈來愈重要,設計下一代戰機時已不只是針對單個機體的性能,而是規劃整套空戰武器系統,未來將有更多無人駕駛戰機支援空軍機師作戰,而協助操控整個作戰體系的AI技術,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美國本月2日在軍火商諾格(Northrop Grumman)位於加州棕櫚谷的廠房展示戰略隱形轟炸機B21「突襲者」(B-21 Raider),號稱是全球首款公開亮相的第六代戰機,可攜常規武器或核武,據報每架造價約7億美元。

一如其他國家的第六代戰機計劃,B21保持神秘,不但未有公布詳細性能,發布會亦禁止記者攜帶智能手機等流動裝置及照相機,當局又限制B21照片的角度,只能看到戰機外形類似B2轟炸機,無法一窺全貌。

隱蔽性更高 自成作戰體系

根據各國已公布資料及全球空軍發展趨勢,第六代戰機必須具備以下4項特質:一、隱蔽性更高;二、與其他武器形成空軍的系統體系(system of systems);三、保留機師,同時增加無人駕駛元素;四、大量使用更高階的AI技術。

近幾年才開始服役的第五代戰機是目前最先進的機種,核心特質是隱形,惟隨着雷達技術及空防系統的進步,愈來愈難做到隱藏行蹤。美軍坦言,現時全球公認隱蔽性最高的美國F22猛禽戰機(F-22 Raptor)最快在2030年便無法「隱形」,故急切需要研發新一代隱形戰機。

運作上,第六代戰機跟以往的最大分別或稱為最大優點,是加強跟其他武器的連結,把幾個不同軍備系統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體系。以美軍目前的旗艦第六代戰機計劃「次世代制空計劃」(NGAD)為例,除了開發新式戰機,還研究各款支援主機的無人機,更多地採用「無人機群」(drones swarm)集體攻擊戰術,並設有指揮平台整理各系統收集的訊息,為機師提供多元和準確的資料,作為行動參考。

隊友變電腦 操控無人機群施襲

今年,荷里活電影《壯志凌雲》(Top Gun)時隔36年推出續集,有人戲稱現實世界已不再需要湯告魯斯飾演的「獨行俠」。在第六代戰機中,「獨行俠」仍擔當主機的角色,但戰友大多都變成電腦,僚機則以無人駕駛的「忠誠僚機」(loyal wingman)為主,並有無人機協助。在電影中,主角訓練後輩在極限環境飛行,要盡快從缺氧狀態恢復過來,而第六代戰機則提升了自動化駕駛的程度,機師出現上述情況時可短暫改由電腦操作戰機。

戰機機師的角色亦略為調整,變成在前線操作及協調一堆無人戰機和無人機。同時,新科技暫時未能百分百準確偵測到敵方環境,仍要機師親自飛到戰場附近用肉眼觀察,然後向上級滙報。此外,機師減少處理機身操作,執勤時可更專注於戰鬥。

要達至上述目標,應用AI技術十分重要。無論是駕駛艙自動化或連接各個系統,都離不開AI。AI亦能幫助機師迅速整理資料,分析要先處理哪些威脅及轟炸哪些目標。而且,下一代戰機很大機會攜帶高超音速武器,這也需要AI協助。隨着AI運用增加,機師訓練也要改變。英意今年中披露的第六代戰機計劃(當時日本未加入)提到,機師需戴頭套訓練,內藏的感應器會偵測腦部訊號,收集機師個人特徵,到真正上戰場時,AI便可利用這些資料更好地協助機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