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8日
卓慧思把就任首相後的首要外交議題,聚焦俄烏戰爭和應對環球能源危機,隨即與美國總統拜登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期望與拜登合作應對共同挑戰,包括俄烏戰爭引發的經濟問題,並討論中國挑戰和伊朗核問題,對澤連斯基則重申對烏克蘭的長期支持。卓慧思對華政策,自其擔任貿易大臣及外相已露出端倪,曾多番發表批評中國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強化同盟關係 續反擊俄軍
除了共同應對當前極端經濟問題,拜登與卓慧思亦強調加強世界自由化的承諾,應對獨裁國家構成的風險和確保俄羅斯總統普京侵烏行動失敗。兩人同時透過北約和三方安全聯盟(AUKUS),抗衡中國在亞太區影響的防衞協定,深化彼此的聯盟關係,也提到有需要維護促進北愛和平進程的《貝爾法斯特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兩人最快可能於本月稍後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碰頭。
卓慧思就任後首位通電話的外國領袖是澤連斯基,承諾長期援助烏克蘭,並慨嘆俄羅斯試圖利用能源供應作為武器。她接受澤連斯基邀請說很快訪問烏克蘭,又指關鍵是俄羅斯的威嚇無阻西方挫敗普京的行徑。澤連斯基則表示將與卓慧思建立深入且有建設性的關係。
普京昨天在海參崴的經濟論壇上首次批評卓慧思當選首相,指由保守黨而非全國人民選出的人選擔任首相,距離民主很遠。他直言了解保守黨對俄立場,在與英國關係上將一貫地維護俄方利益。
至於對華關係,卓慧思從擔任貿易大臣和外相期間,多次對中國發表強硬批評,在去年3月七大工業國(G7)的會議上,敦促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指後者不再是發展中國家。她去年底以外相身份參加G7會議,指摘中國可能使貧窮國家墜入債務陷阱。今年較早前更警告若中國不按國際規則出牌,將折損其作為超級大國崛起之路,勸告中國向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侵烏的回應中汲取教訓。這種種言論流露出她作為建立堡壘抗衡中國威脅的角色。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