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日
哥倫比亞出現史上第一位左派領導人,曾是游擊隊成員的佩特羅(Gustavo Petro)當選新一屆總統,8月正式宣誓就職,意味拉丁美洲繼委內瑞拉、古巴、智利、秘魯和洪都拉斯之後,再多一個左翼政權。
佩特羅出生於一個意大利移民家庭,在1977年,當時年僅17歲的他加入了以民族主義和社會民主為宗旨的左翼游擊隊組織「4月19日運動」(19th of April Movement,簡稱M-19)。M-19取名自1970年4月19日舉行的總統選舉,這次選舉被廣泛認為遭建制派操縱。恰巧的是,4月19日也是佩特羅的生日。
在1980年代,隨着國內衝突加劇,政府軍進入佩特羅所在的城鎮錫帕基拉(Zipaquira)清剿M-19,躲藏在一條隧道內的佩特羅被士兵發現並拘留。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多年後一名男子走近他說自己是當年逮捕他的士兵,並告訴佩特羅他違抗了上級叫他向隧道投手榴彈的命令,佩特羅感激地說對方救了一命。
擅解決問題化危為機
佩特羅被捕後遭受酷刑,其後被軍事拘留和監禁了兩年。在監獄裏,他從電視上看到M-19最惡名昭彰的行動──1985年波哥大正義宮(Palace of Justice)襲擊事件,當時M-19衝擊作為司法部總部的正義宮,造成100人死亡,包括法官和無辜的旁觀者。他形容這是「國家和M-19的災難」。
M-19在1987年與政府舉行和談並達成協議解除武裝,佩特羅和其他M-19前成員成立了名為M-19民主聯盟的政黨,於1991年在眾議院選舉中贏得多個議席,佩特羅其後擔任過眾議員和參議員,期間揭露了保守派政客與右翼民兵組織之間的聯繫。
2000年,當時已脫離游擊組織逾十年的他,譴責與游擊隊作戰的民兵組織本身也是非法武裝,卻在哥倫比亞司法部內具影響力,促使最高法院下令逮捕多名國會議員,但他也因此惹上殺身之禍,遭民兵頭子卡斯塔諾(Carlos Castaño)下死亡令。佩特羅為此與卡斯塔諾見面,最後不但成功說服對方撤回死亡令,還使對方相信與政府講和的好處。5年之後,該組織被政府招安解除武裝。
佩特羅的老朋友、曾參加過游擊隊的奎斯塔(José Cuesta)表示,這件事正好反映佩特羅的處事方式,也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是抓住關鍵化危為機。佩特羅這次總統選舉的競選拍檔、非洲裔女權運動領袖馬奎斯(Francia Márquez)也說,別人看到的風險,在佩特羅看來是機會,形容他是個褒義層面的機會主義者。
被指高傲專橫 左右不逢源
佩特羅先後於2010年、2018年和2022年三次競逐總統,奈何均無功而還,不過他成功塑造與當權數十年的統治者處於對立面的形象,為他爭取不少支持。
2011年佩特羅創立哥倫比亞人道黨(Colombia Humana),同年當選波哥大市長,不過批評者說他當時施政混亂,而且無視團隊成員,一名上任幾個月就辭職的顧問形容佩特羅是個「左翼暴君」,說他是出身左翼並不代表他不能成為一個暴君,更指摘他毫不守時,完全不懂尊重他人。
佩特羅自視甚高,相信自己是「人民的救世主」。左右兩派都對他有所不滿,左派批評他傲慢專制、固執而且極端;右派批評他參加過游擊隊及與委內瑞拉前領導人查韋斯(Hugo Chavez)等具爭議人物關係密切。
佩特羅自認獨斷專行,很多人擔心這種專橫、易惹爭議的個性催生政治矛盾,造成國家混亂,出現無法管理的局面。雖然他否認在意識形態上追隨查韋斯,惟外界仍然擔心他會令哥倫比亞陷入委內瑞拉那樣的經濟危機。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深受《百年孤寂》作家影響 |
上一篇: | 澳洲二手網店旺 中產客源突激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