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6月29日

香睿剛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安倍努力徒勞 日難躋身大國外交

一連兩天的G20大阪峰會於周六結束,環球焦點集中在中美(G2)元首會面及兩國貿易戰談判,對環球經濟問題及多邊貿易等議題關心則稍次。本月初G20財長選址九州福岡舉行首一輪會議,但最終發表的聲明連基本的「反保護主義」字眼也欠奉;G20峰會後的首腦宣言,相信只會比財長版本更趨保守。

對G20峰會不抱期望,日本社會的目光就自然放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外國元首舉行的多場雙邊會談上;在G20峰會期間,安倍晉三分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見面,就日本關心議題進行磋商。可惜,日本政府自去年起頻頻在外交出擊,結果都碰到一鼻子灰,在大阪舉行多場首腦會議相信亦難以期待成果。

為美伊搭路 換來日油輪遇襲

G20峰會首天早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會談,內容不離加強日美雙邊貿易及增加日企在美投資、朝鮮半島無核化、人質問題及伊朗問題上。在日美貿易問題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就於5月底訪問東京,並指雙方將於7月日本參議院選舉後有所公布;日本企業視美國為最大出口市場之一, 要滿足對方開出的「美國第一」要求應該不是難事。

「特安會」之後,令日方大感頭痛的,是北韓及伊朗問題:自美朝雙方2月於越南談判破裂起,兩國關係急速冷卻,一度令日本朝野期望甚殷的北韓無核化現在更是遙不可及。自3月起,安倍晉三多次在公開場合上向金正恩送秋波,表達希望與他舉行首腦會談,惟金正恩一直不為所動。特朗普5月訪日時,向日本社會保證他會與北韓提出人質問題,但現在第三次「特金會」連時間表也沒有;即使特朗普在G20對日方表示支持,安倍晉三也難向國民交代實際成果。

特朗普5月訪日後,安倍晉三急忙出訪伊朗,意圖扮演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通信者角色,但隨着日本運油輪在阿曼灣遇襲及伊朗上周擊落美國無人機,局勢緊張及轉變之快已令安倍盤算全部告吹。安倍訪伊之行失敗,無疑是對日本政府一個當頭棒喝,同時也令日本社會明白到日本外交實力不過爾爾。

日中首腦會談率先在27日晚上展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動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年春天訪問日本,而後者亦欣然答應。

一如外界所料,「習安會」並沒有太多具體內容,安倍晉三及習近平各自論述對南海安全問題立場,共同表示支持推進多邊貿易協定,以及確認雙方日後會有定期高規格互訪等,可見兩國領導人都刻意營造中日兩國外交正常化的良好氣氛。「習安會」的最大驚喜,是習近平表示曾在上周訪問北韓時提及日本社會最關心的人質問題,以及兩國強調彼此是永久的鄰國關係等;這段「蜜月期」能持續多久,相信最終還需看日本在中美貿易戰中的取態及中美領導人會面結果。

討回北方四島 碰一鼻子灰

日俄方面,安倍晉三最關心的議題,是討回北方四島領土及與俄羅斯簽署和平條約,但俄羅斯對此議題態度一向消極,普京本人於上周更於訪問中表示絲毫沒有意思要歸還任何一島予日本,令日本朝野心淡不已。去年年中起,東京政府多次與俄羅斯舉行外長級會談,並曾提出多個方案,如先歸還兩島,或讓日本原住民返回島嶼等,但均被俄羅斯一一拒絕。

安倍晉三自2012年登相位,至今已經執政7年,並成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位最久的首相。在國內已無大敵的他,近年不斷在外交上積極出擊,希望為自己政治生涯立碑,惟世界形勢時不我與,令日本政府在多個日本社會高度關注的外交議題上功敗垂成。

安倍在外交舞台上遇到的重重挫折及多種掣肘,正好說明日本在外交上能扮演的角色始終有限,與能主導環球議題的美、中、俄及歐盟等影響力相差甚遠。日本政府雖然是這次G20會議的東道主,但能期望增加存在感的場面,只限於多邊貿易、經濟合作以及堅持全球化等議題上。此情此景與安倍上任當初雄心壯志宣布「Japan is Back」的理想,實相距甚遠矣。

香睿剛_日本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所國際關係碩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