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1日
研究人員昨天建議對腦退化症(又稱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定義作出改變,有別於以往根據記憶力與認知能力衰退等症狀為基礎,改以人體的生物學上變化來定義,例如出現不正常蛋白質等,有助在未出現症狀前盡早發現,並為藥廠測試新藥帶來方便。
檢視不正常蛋白質
美國的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及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IA)提出,腦退化症可於3個生物學因素來診斷出來,包括人體內發現跟腦退化症有關聯的乙型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發現跟腦退化症有關聯的濤蛋白(Tau),以及發現神經退化疾病(Neurodegeneration)或神經細胞死亡。
這3種因素均可由掃描大腦圖像或測試腦脊液來發現,且可配合檢查認知能力的生物標記與評級系統來診斷情況嚴重程度。
新診斷法提高研究成效
今次建議是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與歐洲藥物管理局(EMA)本年初發出的指引而制訂,此舉可方便藥廠研製新藥物,讓患者在未有大量腦細胞被破壞前及早治療。阿茲海默症協會首席科學主任卡里略(Maria Carrillo)稱,新診斷方法有助研究治療的發展及提高研究成功的可能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金正恩首提朝美對話惹關注 |
上一篇: | 毒諜案女兒出院 俄稱安置等同綁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