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
儘管腦退化症(又稱為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目前無法醫治,但有新的研究報告表示, 只要在年輕時候避免9項增加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因素,全球即可減少三分一腦退化症病例。
年輕輟學 削預防力
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昨天發表由24名國際專家所做的研究報告,估計有35%的全球腦退化症病例,均由9項風險因素所導致,包括:童年時已輟學、高血壓、肥胖、吸煙、中年失去聽力、糖尿病、抑鬱、缺乏運動及老年時無社交。研究指出,無論腦部有否足夠適應能力,這些因素長年累月會靜靜地損害腦部,最終導致腦退化症。
專家指出,若改變生活習慣避免上述因素,有助預防腦退化症。專家針對其中3項因素,指出青少年沒有完成中學教育,會降低他們在年紀漸長時對認知能力減退的適應力;並稱保持聽力有助人們接收更多外界事物的刺激及建立「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而停止吸煙,可減少吸收神經毒素,有助腦部健康。
腦退化症會導致腦細胞減少,從而造成患者記憶力衰退,並影響思考及空間認知能力,對日常生活造成障礙。阿茲海默症國際協會(AAI)估計顯示,現時全球4700萬人罹患腦退化症,每年造成8180億美元(約6.38萬億港元)損失。根據世衞(WHO),到2050年全球腦退化症患者將增至1.31億人。
病患造成年失6.38萬億
參與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UCL)教授利文斯頓(Gill Livingston)稱,雖然在老年才能診斷出患上腦退化症,但致病因素於早年便已形成。他指出,有廣泛途徑預防該病症,有利於人口老化的社會及有助防止病例增加。
英國阿茲海默症學會研究主任布朗(Doug Brown)警告,腦退化症是二十一世紀頭號殺手,人們需要意識到該病症的風險,並開始改變生活習慣。芬蘭已有研究證據顯示,改變生活習慣有助預防腦退化症。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麥凱恩患癌 新醫改添難 |
上一篇: | 加總督「犯上」 觸碰英女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