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7月15日

劉子捷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從「戰神」到「戰犯」 安倍內外交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遭受上台4年以來的最大挫折,自民黨在本月初的東京都議會選舉慘敗,失去議會控制權,他自己亦醜聞纏身,民望跌到只有三成三,是第二度拜相以來的最低點。日本媒體報道,安倍將於8月初改組內閣,希望換上新面孔帶來新氣象,拉起低迴不已的民望,撐過當前的危機,也希望挺過明年夏秋之間的黨總裁選舉,一圓做到2020年東京奧運之夢。

7月2日東京都議會選舉塵埃落定之後,自民黨內部出現巨大震盪,儘管事前已料到會有惡戰,黨內從上到下沿街喊話拉票,可是依然大敗而且敗得很難看。這次東京政治大地震的餘震,在投票之後第二、三天陸續到來,自民黨內部本來就對安倍不滿的派系陸續放話,認為安倍作為黨總裁,光說「深切反省」並不足夠,要求具體修補負上責任。同一時間,第三勢力的外相岸田文雄派,在傳媒筆下成為有力在後安倍時代上位的人物。

派閥欲蠢動 岸田虎視眈眈

再度上台這4年,安倍志切建構所謂「一強體制」,意思是讓自己獨大,沒有其他人可挑戰。他更連連出招,「安倍經濟學」被視為挽救日本於水火的靈丹妙藥;外交規劃是四面出擊;修改和平憲法則是最終目標。這幾招對經濟陷於低迷、亟欲尋找政治出路的日本來說,確是在某一特定時間的良方。不過,幾道方子到後來證明起不了大作用,尤其是經濟方面,除了推出之時稍見起色,其後依然故我,繼續牛步慢行。

自民黨在東京都議會選舉失利,是安倍招式用老之後的合理戰果,因此,若他不及早更換內閣,加推經濟方案,日本選民可能等不及他另一次信誓旦旦要把日本推上另一台階的承諾。根據目前的消息,安倍的新班子除了換走屢屢出言失誤的防衞相稻田朋美,也會更換可能挑戰其黨總裁地位的外相岸田文雄。若安倍下此一子,便是公開把岸田文雄列為主要競爭對手,把他逐離內閣,一刀兩斷。於岸田文雄而言,倘是安倍走到這步,自己唯一的出路便是提槍上陣,在明年9月的黨總裁選舉單挑安倍。按日期推算,自民黨總裁選舉之後,最多大約兩個月,日本就會舉行大選,因此,如果安倍未能在黨總裁選舉跑出,那麼在東京都議會選舉取得大勝的「都民第一會」領袖小池百合子,大選的對手就不會是安倍。

這樣,安倍就必須先安內後攘外,把自民黨內部的爭逐放在第一位。自民黨這一代人,與七八十年代「三角大福中」或其後的「竹宮安渡」派閥相比,年輕一大截,但是派閥政治仍然存在。安倍再度掌權後,黨內派系整合為八派,又以安倍所在的細田派最強大,國會議員有96人,比起次席、副首相麻生太郎的新麻生派的59人多37人。細田派這4年可謂出盡風頭,不過,東京都議會選舉慘敗之後,細田派變成其他派閥狙擊目標,更有人直指須為選戰失利負責的細田派是「戰犯」。這句話相當不客氣,說明其他派閥對安倍攻勢已是箭在弦上,只待一聲令下。

撐不到奧運 家族榮光消散

儘管新時代或來臨,卻未必是新作風,日本派閥政治依然服膺「人數就是力量」這不變定律,倘若下月內閣重組後細田派人數仍是96人,而岸田文雄所屬的岸田派和額賀福志郎的額賀派聯手則有101人,到時新麻生派便會舉足輕重——若像現在那樣,新麻生派與安倍繼續結盟,兩派加起來有155人;若新麻生派倒向岸田派,兩派就有105人。因此,麻生太郎將是未來自民黨變局的造王者:可為安倍造王,亦可以替自己加冕。日本政壇現時目光集中在麻生太郎,相信安倍亦會有求於他,8月內閣重組,從新麻生派所佔席數,應大略可知安倍與麻生太郎是否再續聯盟前緣,抑或隱藏裂痕,明年隨時變天。

安倍的政治野心,最大目標是做到2020年東京奧運。其他目標例如修憲,無疑是安倍的另一主打議題,不過,日本現下政經環境顯然不利修憲通過,但這議題是安倍的招牌,極可能會硬撐下去。至於「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第一箭的寬鬆貨幣政策、第二箭的擴張性財政政策都收效不大,第三箭的結構性改革與經濟增長策略也無甚作用,明年黨總裁選舉或其後的大選,虎頭蛇尾「安倍經濟學」勢將成為箭靶。

即使如此,安倍對要做到2020年東京奧運揭幕的目標,卻是絕不退讓,只要能夠撐到那一天,安倍就能名留歷史,成為1964年東京奧運的首相池田勇人之後,另一「奧林匹克內閣總理大臣」。當然,批評者會指出,安倍的經濟政策實力與池田勇人的沒法得比,日本到今天仍有人沉醉在53年前的東京奧運餘暉,便是因為池田內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日本社會的生活水平和就業環境得到極大提高,不是「安倍經濟學」的三箭俱失。然而,從安倍的家族背景來看,外祖父岸信介、父親安倍晉太郎,到了他這第三代,若不做出成績,岸--安倍家族恐怕就會像田中角榮家族那樣月落星沉。為了2020年,安倍未來一年背上的不單是自己的政途,而是整個家族的沉重歷史。

劉子捷  資深傳媒人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