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日
多間個人信貸資料服務機構(MCRA)啟動,除了打破環聯在本地獨家經營數十年的局面之外,新系統透過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HKICL)旗下的信貸資料平台(CRP)營運,未來數據傳輸、儲存以至收費架構均有所不同,而隨着多於一間營運商面世,勢為信貸報告的價格引入競爭。
消息稱,新進場的兩間營運商─平安壹賬通徵信服務(香港)(下稱壹賬通徵信)及諾華誠信,針對按用量為準分層計算的信貸報告收費(Usage Based Fee),初期定價將更進取,若以同一用量級別計,這兩間挑戰者向信貸提供者(包括銀行及財務公司)收取的每份報告費用,約相等於目前環聯水平八折至八五折。
市場指出,金融機構查閱報告用量若每月少於100份,環聯平均每份收約40多元,超過100份則每份收10多元,一般大行每月使用的報告量多達10萬份或以上。
機構一筆過付百萬登陸
據悉,兩間新營運商亦會向信貸提供者收取一筆過登陸費(Onboarding Fee),每間金融機構需支付100萬元。環聯由於在原有系統已向接駁的會員收取此費用,日後不會重複徵收。各營運商因應本身策略,向合作的金融機構收取會員年費(Annual Subscription Fee)或維護費(Maintenance Fee)。
對於價格競爭及打折的傳聞,環聯及壹賬通徵信發言人均沒有置評。諾華誠信發言人表示,為了避免違反保密協議,未能就該公司與金融機構之間服務收費水平作出回應,但信貸報告的服務價格將會有更大競爭力。
在新系統下,作為CRP管理者的HKICL(由金融管理局及銀行公會持有),同時會向信貸提供者收取不同類別「過路費」,據去年底HKICL傳閱資料,按數據貢獻量釐定的級別,一次性登陸費由7.5萬元至70.5萬元不等,按用量為準的分層收費,每份報告介乎0.3元至1.7元。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