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30日

港股季瀉6%兩連挫 亞洲尾二

港股第三季表現欠佳,恒指季內大瀉1106點(5.9%),連跌兩季之餘,更與國指雙雙於亞洲區內主要股指中,排名倒數第二及第三。同時,恒指首三季累計跌幅亦較上半年顯著擴大。單計9月,恒指蒸發572點(3.1%),收報17809點,國指累失184點(2.9%),兩指數皆連續兩個月向下。

恒指年內蒸發1971點 國指跌8%

恒指第三季累挫5.9%,在亞洲區近乎包尾,表現僅好過深證綜合指數的6.8%跌幅。重磅股友邦(01299)及騰訊(00700)是第三季的跌市元兇,兩股合力拖低恒指391點。國指全季跌276點(4.3%),是區內股市指數表現第三差。

總結年初至今,恒指首三季表現較上半年惡化,1月至9月累計錄得1971點(約10%)跌幅,較今年上半年挫864點(4.4%)顯著擴大;國指首三季合計更下滑556點(8.3%),相對上半年的280點(4.2%)跌勢明顯加劇。

藍籌股之中,第三季僅約三成股份報捷,三大升幅藍籌分別是中海油(00883)、海底撈(06862)及藥明生物(02269),進賬介乎21.6%至23%;信義光能(00968)、新奧能源(02688)及舜宇光學(02382),則以超過三成跌幅墊底。

值得留意的是,整體科技股今年頗具韌性。無論是單計第三季或年初至今,科指均跑贏恒指及國指,首三季累跌208點(5%),遠少於恒指插一成;科指第三季更微升9點(0.2%),反觀恒指國指期內皆向下。

季結月結日抽高436點送驚喜

雖然單季及單月計,大市乏善可陳,卻在國慶長假期前的月結及季結日送上驚喜,儘管A股休市兼北水暫停,恒指周五創約1個月最大點數升幅。惟成交仍偏淡,僅屬乾升。隔晚外圍造好,加上據報中美正為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展開磋商,刺激恒指周五抽升436點(2.5%),重拾10天線(17751點),收報17809點;國指揚升157點(2.6%)至6148點;科指進賬142點(3.8%),收報3920點。「港股通」暫停,主板僅錄677億元成交額,是5月3日以來最低。

恒指夜期收報17768點,跌121點,低水42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7672點,較港收市低137點。

大和指出,中國經濟要完全恢復增長動力與投資信心,尚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已過度反映,只要商業活動小幅反彈,股市已可輕易回勇。該行認為,中資股風險回報水平吸引,料第四季呈波動向上,潛在催化劑有黃金周數據、更強勁的刺激措施及外資回歸A股。

港股國慶長假休市,周二(10月3日)重開。A股則要到10月9日才復市,「港股通」及「滬深股通」屆時亦會恢復。

 

(編者按:信報50周年精輯《科技巨流:18篇得獎報道 見證世界劇變》現已發售)

本地包郵:bit.ly/hkejbook167

「信報書報攤」電子書:bit.ly/hkej_ebooks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