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
港股成交淡靜多時,不斷有聲音要求政府下調股票印花稅。有大行預期,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將公布包括削減股票印花稅在內的措施,預計印花稅率每降0.1個百分點,可刺激現貨市場成交量最多升12%。惟有分析指出,印花稅下調還需港交所其他優化市場措施配合,才能發揮更大作用。
估配合交易結構及上市改革
據港交所數據,港股在2021年的日均成交額為1667億元,2022年按年大跌25.1%,至1249億元。今年首8個月進一步降到1120億元,單計9月更只有921億元;與2021年首季的高位比較,港股日均成交大削55%。除市場氣氛欠佳外,政府在2021年8月上調股票印花稅,由原來向買賣雙方分別徵收相當於交易金額的0.1%,增至現時的0.13%,被認為是導致成交淡靜的元兇之一。
政府今年8月底宣布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全面檢視影響股市流動性的因素。高盛預計,小組向特首提交的短期及中期建議會獲政府採納,並將於10月25日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其中包括市場期盼多時的下調股票印花稅。至於小組建議的中期措施,高盛估計會圍繞交易結構及新股上市改革等範疇。
高盛推算,股票印花稅率每減0.1個百分點,現貨市場成交量會隨之增加10%至12%;倘若減幅超出0.1個百分點,成交量升幅將高於上述水平,因為當股票印花稅愈接近零,愈有助刺激程式交易與高頻交易爆發性增長。
摩通看淡 難吸引高頻買賣
另一大行摩通卻持不同看法,認為印花稅下調對港股成交量第一波效應有限。該行估計,港交所若把印花稅削減五成,將帶動港股交易成本由原來約24個基點,下降6.5%,有關幅度雖足以改善成交量,卻未能吸引高頻交易大增。
然而,在減股票印花稅的同時,若能配合更大範圍的市場改革措施,例如擴大北向合資格股票範圍、增加互聯互通交易日數,摩通認為會帶來第二波正面效應,有助港股成交量進一步復甦。倘若本港落實永久廢除股票印花稅,摩通料高頻交易勢將增加。
高頻交易現時佔市場成交量不足一成,假設有關佔比因免徵印花稅而升至約五成,港股日均成交額將因而大增約1000億元。
不時有市場人士以2021年8月上調股票印花稅前後的港股成交額變化作比較,摩通統計顯示,與當年上調印花稅之前的3個月相比,港股其後3個月的日均成交額減少了126億元;倘拉長至6個月,日均成交額前後差距更達409億元。不過,該行相信有關變化不單受印花稅變動影響,與市場發展也有較大關係。
梁定邦:經濟復甦時出招更佳
另外,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昨接受電台專訪時,被問及對下調或免收股票印花稅的看法,他稱就算免徵印花稅,亦未必能刺激交投,因現時市況疲弱。他補充,本港資本市場結構良好,現正等待整體經濟復甦帶動市場恢復,如果屆時才推出刺激措施,作用會更大。
(編者按:信報50周年精輯《科技巨流:18篇得獎報道 見證世界劇變》現已發售)
本地包郵:bit.ly/hkejbook167
「信報書報攤」電子書:bit.ly/hkej_ebooks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新股平台FINI定11.22啟用 |
上一篇: | 停擺僵局待破 道指曾跌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