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1日

港樓泡風險降溫 估值仍貴

港人收入平均升幅在過去20年持續跑輸樓價走勢,惟近年環球通脹升溫及息口高企,樓市泡沫有改善。瑞銀發表今年《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香港泡沫指數由1.71下降至1.24,在全球25個主要城市中,排名從第五降至第六,並由2015年該指數發表以來一直處於的「泡沫風險區域」,降溫至僅是「估值過高」。

香港樓價由去年中至今年中累積回調7%,經通脹調整後的住宅樓價重返2017年水平;樓價仍被高估,加上房屋庫存增加,意味樓市短期續疲弱。

置業負擔能力25城市中最弱

報告認為,過去兩年全球通脹及利率上升,導致主要金融中心的樓市失衡情況急速改善,去年中至今年中,經通脹調整後的樓價平均下跌5%,若息口持續高企,不排除樓價進一步下滑。去年有9個城市處於「泡沫風險區域」,今年已大幅減少至僅得瑞士蘇黎世及日本東京;排名第三至第五的城市分別是美國邁阿密、德國慕尼黑及法蘭克福,同屬「估值過高」。

瑞銀指出,香港樓價在2003年至2018年期間累漲近4倍,但居民收入停滯不前,經通脹調整後的租金增長亦僅50%;港人置業負擔能力在25個城市中最差,以專業技能服務行業(skilled service worker)為例,若要買入面積約650方呎的單位,樓價平均為年薪的22倍,即是就算不吃不喝也要耗用22年收入才能上車(去年為24倍),拋離日本東京的15年及法國巴黎的14年。

至於被視為香港競爭對手的新加坡,報告表示,其樓價處於「合理區域」,當地2018年以來,經通脹調整後的樓價上升15%,惟期內租金已飆升約四成;新加坡樓價平均為居民年收入的10倍。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