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1日

本地初創勢受累 冀內資填補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投資中國3類科技行業,並覆蓋港澳地區,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認為,此舉難免令美國及其盟國的部分投資者,對內地和港澳卻步,阻礙本港創新產業高速發展,短期內對氣氛有影響,長遠或導致部分企業改變發展方向,避開3個被禁的領域。

有立法會議員擔心,禁令會影響投資本地創科業的基金。

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冼漢迪指出,禁令所涉及的3個領域中,本港在人工智能方面走得較前,至於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訊息技術則尚在努力中;港府在《施政報告》和《創科藍圖》提及的很多領域,如電動車、晶片、金融科技及生物科技等,與上述3個領域並非完全重疊。

籲政府設主權基金自行操盤

冼漢迪又說,本地科企透過接受全球各地資本,支持研發工作與開拓國際市場,建議港府應與中央政府進行更多溝通,打通內地資金通道,內地雖有外滙管制,但初創領域投資不涉高頻交易,港府可向中央爭取兩地創科資金,在一定額度下免手續費兌換,加強大灣區內循環,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彌補市場預期在美方制裁下出現困難。

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直言,今次禁令屬意料中事,近年本港人工智能及半導體企業,已逐漸放棄尋找美國投資者,故影響不大,反而會拖累本港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因這些企業大多有美國基金或投資者參與,有機會要完全停止投資中國相關科技公司,造成本地初創科企在募集資金時出現困難,他建議港府仿效新加坡,設立主權基金自行投資,並考慮擴大內地資金來源。

另一名立法會議員、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表示,本港科企主要針對民用市場,如消費品及醫療產品等,很少牽涉敏感高科技,預料禁令短期影響不大,但大學科研產業涉及人工智能、量子運算等,則可能會受到拖累,惟他相信,今次只是美國總統大選前夕的拉票動作,當地投資界都有不少反對聲音,禁令能否切實執行亦成疑問。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